花落時聽風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愈想愈怕,於寅又多加守衛,將平南王府護衛得更加森嚴,以後郡主出行,多跟些人才好。
……………………
帝王之怒,只怕更甚。
袁頃名不敢耽擱,快馬進宮後,將事情一一稟告於帝王。
含元殿本就低沉的氣氛,在袁頃名最後一字落地後,更加讓人窒息。
龍案後的帝王臉色凝滯,忽地拍案而起,橫眉怒目,&ldo;荒唐,天子腳下,一次又一次的刺殺,還有沒有王法。&rdo;
袁頃名跪地不起,垂首道:&ldo;是臣失職,才讓小郡主剛回京便遭遇刺殺,還好郡主並未受傷,刺客與臣交手,肩部受傷,關閉四門,挨家挨戶去搜,定會捉住兇手。&rdo;
清晨,他帶兵去城樓巡視,路過時,看見百姓四下逃竄,慌亂間喊著殺人了,他立時掉頭去街道,千鈞之際,才救下了旬長清,若晚去半刻,只怕又是第二個無故喪命的皇家子嗣。
&ldo;朕問你,小郡主可有受傷,&rdo;皇帝陡然想起旬亦殊死因正是劇毒,不過一道小小的傷痕卻要了他的命,未受重傷不代表就無事。
袁頃名未將兩者有所牽連,一時間搖首不知,皇帝當即命太醫去平南王府。
將事情安排好後,旬子謙心中怒火久久難以消散,臉頰上兩腮的肌肉因著怒火而隱隱顫抖,&ldo;真是反了,她不過昨夜剛剛回來,怎地有人知道她會清早路過那裡,什麼人訊息這麼快速。&rdo;
涉及朝堂之事,袁頃名垂首不言,他只管守衛帝京安全,其餘不管,皇子奪嫡、朝堂之內黨爭,都未讓他側眸半分。
皇帝撇了一眼無措的袁頃名,先喚他起來,淡淡道:&ldo;朕今日聽聞一個謠言,袁頃名,你今日可曾聽到了?&rdo;
袁頃名不知皇帝意指何事,全身籠罩的強大壓迫感讓他不得不搖頭裝不知,&ldo;臣不知,陛下該知臣昨日剛剛回京。&rdo;
皇帝的視線落在了龍案上的奏疏,不動聲色:&ldo;民間傳言,朕疑心平南王,將旬長清召回京做質,一旦發覺旬翼其心不良,便殺了旬長清威脅他。&rdo;
&ldo;陛下,這是造謠,&rdo;袁頃名恭聲應道。
一句話畢,再無它言,皇帝神色沉凝,&ldo;你說旬翼遠在西南,最是護短,之前曾說將王妃與旬長清接去西南,朕回絕了,眼下知曉他的寶貝女兒在帝京只怕更是又得上奏朕,將旬長清帶走,生怕朕吃了她。&rdo;
末了,皇帝又道:&ldo;袁頃名,你說旬翼知道謠言與今日發生的事情,他會如何做?&rdo;
袁頃名俯身作揖,神色依舊,&ldo;這個……臣也不知。&rdo;
&ldo;你不是不知,而是不說,&rdo;皇帝略覺悻然,卻又深以為然,他的禁衛軍統領若管了其他事,才會讓他心不安。
袁頃名不說愚笨,而是目光放得太遠,奪嫡之爭,無論如何努力,終只有一方才會勝利,站在哪方都是膽戰心驚,勾心鬥角,不如現在,風雲際會間,各不相干,誰人為帝,他都是如此。
良臣、忠臣莫過於此,唯一可惜的是不知變通。
聰慧如斯的皇帝,透過袁頃名的耿直才會深深信任於他,不似玲瓏之心,卻更是世間難得的本心,他捂唇輕輕咳嗽幾聲,命人拿來無字的聖旨,自己提筆寫了數字,待字跡幹了之後,才交於袁頃名手中。
&ldo;替朕往平南王府走一趟,宣旨!安了旬翼的心,免得朕兩邊不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