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濟南城,山東巡撫府裡,巡撫呂純如一大早就把城裡一眾高層官員召集到一起,商議城外災民相關情況。
“稟報各位大人,城外情勢愈發洶洶。今日一早,災民營地周圍多出了至少四十具新鮮白骨,其上片肉皆無。災民之中青壯聚群之勢愈發明顯,多次驅散又多次復聚。再不出妥善辦法,恐形勢危矣。”
負責打探形勢的皂隸神情緊張地向眾官員彙報道。
“王大人,為何不加大賑災力度?”呂純如馬上質問濟南府尹王道民。
“呂大人,非是下官不為,實是已經盡力。城中富戶能發動的皆已經發動。奈何災民太眾,且災情延綿兩月,賑災已後繼無力矣。”王道民苦著臉說道。
聽得王道民如此說法,呂純如心裡很是不滿。
濟南府明明是產糧要地,每年的糧食儲備最低都不能低於100萬石。但凡相關官員少貪那麼一點點,也足夠賑濟不到十萬數之災民。
但是現在他們就是拿不出來。
呂純如知道他們不是沒糧,而是捨不得。
“王大人,災情如火,民情洶洶,你難道就不怕災民群起暴亂,甚或是舉旗造反......”呂純如臉色陰沉地說道。
“呂大人,下官也擔心。但是下官真的沒有辦法。為今之計,只能是再發動更多富戶前去城外設定施粥棚,且盧正賢大人的兵馬也隨時做好警戒,慎防災民暴亂。”王道民擺出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山東都指揮使司盧正賢頓時滿臉無語。
他麾下直屬三千兵馬大部分是吃空餉的。強行湊一下,倒也是能勉強湊出千把個久不操練的弱兵。這些兵欺負一下正常狀態下的百姓還可以,但要讓他們去對付拿起鋤頭把式與他們拼命的暴民,他們怕是跑得比誰都快。
“王大人,那你說現在還有哪些富戶可以發動起來去設粥棚?”呂純如壓抑著怒火問王道民道,
俗話說善財難捨。城裡已經出去設粥棚的富戶都是缺乏後臺或是後臺不夠硬的,逼不得已才拿點糧銀出來。那些背景強硬的富戶根本就不理睬官府的賑災號召。
呂純如和王道民平日裡都吃過那些人的福息,這時候也沒有辦法抹下臉去強迫他們。
“呂大人,要不下官再去找他們曉以大義......”王道民開始使出‘拖’字訣。
“報,府外有諸生沈廷揚求見諸位大人。”又有皂隸上來彙報道。
“沈廷揚?他來幹什麼?”呂純如目光一閃。
呂純如與江南沈家有舊,故此沈廷揚也上門結識了他。
“他說他有紓解眼下困局之良法獻上。”皂隸回答道。
“他有良法?那就快傳他上來。”呂純如立即說道。
“沈廷揚名為諸生,實為富商。如他真願慷慨解囊,倒也真能立即紓解困局。”王道民笑著說道。
其他官員也頻頻點頭。
呂純如環視了一下眾官員,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也著實納罕。
這次賑災確實是向濟南府的富商募捐了三輪。沈廷揚是外地商人,且剛到濟南府,官府沒有向他募捐的道理。
難道他真要自發捐獻?
“諸生沈廷揚,見過各位大人。”儒衫飄飄的沈廷揚進來恭敬施禮。
“沈諸生免禮。你說你有良法......?”呂純如不及客套,直接開口問道。
“是的呂大人。呂大人,以在下看來,解決災民問題的關鍵,主要不在於粥棚開設多少,而是要為災民找到一個去處,讓他們能夠活下來。如有活路可走,他等自然就不會圍聚,致賑災壓力愈發沉重。”沈廷揚從容不迫地說道。
“這點還用你說?問題是現在哪裡都沒有事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