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脆餅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50|103
播映室裡,評審組的兩臺攝像機,正全程記錄著評選實況。
組委會主持人在收到上層遞來的訊息後,看向了名單上的那個作品。心中嘆息,雖然每年評獎,都會有人來打招呼,但最終,這也不過是各方博弈的較量,最終誰的話語權大,誰就拿到名額。
至於被淘汰的……
可惜,然而誰讓上面指明瞭呢。
決賽獲獎作品已定,《旗袍》。
--
評選的禮堂裡,一部接一部地播放紀錄片,終於輪到了由藝術研究院選送的《日出的琴聲》。
看過很多或立意深刻、或手法嫻熟的紀錄片後,許多人對這部紀錄片的題材,已經不會感到有什麼驚艷。除非細節能夠打動評委,引發他們的深思甚至共鳴。
它最大的優勢,甚至不是它的立意本身,而是背後的選送方‐‐研究院。作為文化界的最高學術機構,必然是有權威性的,你再怎麼不感興趣,也得看。
已經有人趁機起來上廁所,或者喝茶,還有人躲空去走廊上抽了根煙。
不少人心裡在想,為什麼這麼一部文化類的紀錄片,會夾雜在一片立意深遠的作品裡呢?
這個想法持續到二胡老人出現在公園裡,一身樸素的衣服,和打扮光鮮靚麗喝茶聊天的年輕人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反差為止。
原本喝茶的專家,抬起了眼睛,茶杯放回了桌面上;在走廊上抽菸的人,聽到旁白男聲和配樂後,乾脆隔著窗子看向螢幕。
接下來是一幕幕細節鏡頭,有人揮手攆人,有人聽完曲子後隨手扔了一兩塊錢,浮躁社會下的冷漠人心,就此放大。老人臉上是無奈的表情,卻也早已習慣。
他路過了國家音樂大劇院,裡面傳來了恢弘的交響樂聲,透過美妙的旋律,似乎都能想到演奏家們身著禮服,坐在燈光匯聚的舞臺上。
還有音樂輔導學校,下課的小朋友來這裡上課外班,她們背著書包,手裡拿著五線譜,背著小提琴,單簧管的聲音從窗戶裡飄出。
走過秋風,走過落葉。一天結束,老人背著琴,步履蹣跚地回到居住的地方‐‐那是一個狹窄街區的小衚衕裡,不到兩米寬的路上,左右晾著滴水的衣服,門口趴著一隻土狗,耳朵耷拉著懶洋洋的,和這個小巷子一樣沉悶。
伴著步伐的,是他的自述,跟著鏡頭從繁華市區,走向破敗街道,斷斷續續的方言:&ldo;我今年七十六歲了,很小的時候眼睛不好,隔壁有位老人,以前在戲班子拉二胡的,他說我教你一門手藝吧,我就懵懵懂懂跟著學了,也沒想那麼遠,這輩子就和它結下了緣……&rdo;
路上老人買了兩張攤好的油餅,鄰居家的小孩兒探頭探腦,蹦蹦跳跳地跑來。天色很暗了,老人坐在門口的木頭門檻兒上,拉起二胡,小孩兒坐在旁邊啃餅子,看到鏡頭後一點不怕生,還很有表現欲地嘻嘻咧嘴,讓觀眾忍不住跟著溫情一笑。
&ldo;這是我的小學徒,今年剛上一年級。&rdo;老人摸著他的腦袋,布滿褶皺的臉上,笑容綻開,那些皴裂的皺紋裡似乎深藏了數不盡的歲月。&ldo;不知道他能學到什麼時候,我要是死了,我的琴就留給他。&rdo;
鏡頭裡有人問:&ldo;學不全您的手藝怎麼辦?學不好怎麼辦?&rdo;
&ldo;沒事兒,他喜歡就好。&rdo;
&ldo;喜歡就是最好的傳承了。我覺得。&rdo;
有感性的評委,看到這一句話的時候,忽然鼻子一酸。吸菸的掐滅了菸頭,走進室內,回到座位上。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