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隆基騎在照夜獅王背上,打量著開闊的大非嶺,道:“真是一處好地方。”

“太子,我們到達這裡,應當祭奠當年殉國的英靈。”張說提醒一句。

“沒錯。”陳玄禮他們齊聲贊同。

“傳令:就地紮營,準備祭奠。”對於此事,李隆基當然會同意,立時傳下將令。

唐軍停下來,開始紮營,很快的,一座座帳幕就出現在大非嶺,橫成行,豎成列,秩序井然,一派整肅。

李隆基帶著張說、陳玄禮他們來到大非嶺,只見地上累累白骨,到處都是。

“郭待封罪該萬死!”李隆基看在眼裡,氣恨恨的道。

“哎。”要不是當年郭待封違抗軍令的話,也不會有大非川之敗,更不會有今日這樣的局面,眾將齊聲一嘆。

“朝廷當年只是把他貶為庶民,真是太仁慈了,應當把他處於極刑。”李隆基的氣憤不減反增:“他為了一己之私,違抗軍令,致有大非川之敗,遺禍無窮。若是當年一戰成功,朝廷拿下大非川,河西走廊這些年就不會被威脅,吐蕃就不會如此之強,我們今日更不用出徵大非川。”

大非川一役的影響太過深遠,直到唐朝滅亡,都沒能把大非川拿回來。雖然唐朝經過多番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說打下石堡城,最終還是沒能打下大非川。

按照薛仁貴的謀劃,他把糧草放在大非嶺,命郭待封率一萬唐軍守衛。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前面的道路很險要,而且又有瘴氣,要快速推進,不能擔誤。若是帶上糧草的話,就會拖累行軍速度。

薛仁貴準備他在前面打下基地,再率軍回來接應郭待封,合兵一處。共同押運糧草。就不會有問題了。

這番謀劃是非常好的謀劃。很符合當時的情形。

可是,郭待封是唐朝名將郭孝恪的兒子,將門出身,瞧不起薛仁貴這個草根,他不執行命令,擅自率兵押著糧草前進。

吐蕃得到訊息後,領兵的大論親率重兵前來進攻。郭待封抵擋不住,糧草被吐蕃奪得。吐蕃運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了。

當薛仁貴得到訊息後,回兵來救,已經來不及。儘管此前,唐軍在薛仁貴的指揮下,打得很順利,一連奪下了好幾座城池,眼看著勝利在望了。可是,糧草沒有了,形勢急轉直下。唐軍處於危機之中。

吐蕃當然不會錯失這一天賜良機,準備把薛仁貴全殲。出動了四十萬大軍,重重圍困。薛仁貴沉著應戰,給吐蕃以重創,大論意識到不可能全殲薛仁貴,只得主動與薛仁貴談判,放薛仁貴離開。

“傳令:收集將士們的遺骨,容打勝之後,帶回國內安葬。”李隆基大聲下令。

“太子英明。”一片頌揚聲響起。

讓這些殉國英雄的遺骨回國,在國內安葬,是將士們的心聲,李隆基此舉他們打從心裡贊成,要不讚揚李隆基都不成。

一聲令下,將士們開始收集遺骨,費時半天就完成了。

然後就是做一些簡易的盒子,把這些遺骨裝好。只等勝利歸國之時,帶回國內,再做棺槨收斂。

最後,舉行了一個隆重的祭奠,告慰這些戰死的英靈,唐軍來了,要為他們復仇。

“太子,我們立即進軍吧。”祭奠一完,張小飛立時提醒一句:“驍衛大將軍兵敗大非川的仇,我們一定要報!要早日報!”

“是呀,太子。”眾將齊聲附和。

報薛仁貴兵敗大非川一箭之仇,正是將士們心中所願,無不是目光灼灼,打量著李隆基。

“張說,你以為呢?”李隆基看著張說問道。

“太子胸有成竹了。”張說笑著道。

“你說說。”李隆基不置可否。

“那好吧,我就說說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相思舍利子

相思舍利子

鼕鼕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星辰訣

星辰訣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328萬字
愛錯人?

愛錯人?

閻王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鑄清華

重鑄清華

竹水冷
遊戲 完結 487萬字
一言難盡

一言難盡

小秋
遊戲 完結 9萬字
奸商可奪心

奸商可奪心

漂亮格子
遊戲 完結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