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適逢撫寧侯朱國弼彈劾溫體仁,溫體仁像平常有人彈劾他時一樣,&ldo;引疾乞休&rdo;,心想崇禎皇帝必然會下旨慰留他。不料崇禎皇帝已經決定罷斥溫體仁,便在他&ldo;引疾乞休&rdo;的奏疏上批了&ldo;放他去!&rdo;三個大字。據說溫體仁正在吃飯,聽說崇禎皇帝在自己奏疏上批了&ldo;放他去&rdo;,大驚失色,手中的筷子也掉在地上。一年後,溫體仁病死在家中。
爭奪英雄袁崇煥籍貫之謎
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在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賣國賊冤名後,終於被平反昭雪,關於其一生功過的評價也已經基本形成定論。但是近年來,有關袁崇煥的籍貫之爭卻愈演愈烈:袁崇煥究竟是廣東東莞人,還是廣西藤縣人?
關於袁崇煥籍貫的爭論由來已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袁崇煥籍貫是廣東東莞石碣鎮水南村的說法佔據著上風。但隨著廣西藤縣之說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雙方爭執越來越激烈。持後一說者的主要依據為:
一、在袁崇煥父親袁子鵬的碑文(墓在廣西平南縣白馬鄉)中,記載了袁崇煥之祖袁西堂是在嘉靖初年由東莞遷往藤縣四十三都白馬訊的。二、在廣西藤縣《袁氏家譜》中,明確地記載了袁崇煥之祖袁西堂是於正德元年(公元1560年)由東莞遷往藤縣。三、在北京孔廟內明清進士題名碑上袁崇煥的名下刻有&ldo;廣西藤縣&rdo;。四、《明懷宗實錄》、《崇禎實錄》《崇禎長編》、《國榷》、《明季北略》等諸書中,均記載袁崇煥是廣西藤縣人。如《明實錄&iddot;崇禎實錄》卷三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癸亥條雲:&ldo;崇煥,藤縣人,萬曆己未進士。&rdo;《國榷》卷九一崇禎三年八月癸亥條雲:&ldo;崇煥,字自如,藤縣人。&rdo;另據《明季北略》卷二&ldo;袁崇煥守寧遠&rdo;條雲:&ldo;袁崇煥,號自如,廣西梧州府藤縣人。&rdo;五、連袁崇煥本人也說自己是藤縣人。他在《天啟五年擢僉事監軍奏方略疏》言&ldo;臣籍已屬西江&rdo;,西江即潯江,指藤縣。六、袁崇煥被殺後,他的妻子黃氏在藤縣投水自殺。當黃氏聽到袁崇煥被殺的訊息後,便在住宅(上文謂藤縣白馬有袁崇煥故居)江岸飛鼠岩石臺上縱身投江。由此,可推斷認為袁崇煥系廣西藤縣人,要不然他妻子為何會在藤縣投水自殺呢?七、在藤縣白馬鄉有袁崇煥遺蹟和故里紀念碑。
依據上述論據,持廣西藤縣一說者認為,袁崇煥籍貫為廣西藤縣有足夠的證據。但持廣東東莞論者對上述種種理由‐一進行駁斥。他們認為在廣西藤縣論者提出的七大理由中,第一條和第二條理由之間有自相矛盾之處,既然袁崇煥的始祖袁西堂是由東莞遷廣西的,可是墓碑上記載是嘉靖初年,而《袁氏家譜》記載卻是正德元年,既然同出一家,為何會有出入?他們認為&ldo;藤縣說&rdo;的第三條理由也站不住腳,不足以為據。他們以碑中與袁崇煥同科的劉存慧、楊世芳、張輦三人為例,這三人名下均刻&ldo;錦衣衛&rdo;,難道&ldo;錦衣衛&rdo;是他們的籍貫?查證《明史》卷七七《食貨》,認為在每名進士所題的地名之下,均有&ldo;民籍&rdo;、&ldo;軍籍&rdo;、&ldo;儒籍&rdo;、&ldo;官籍&rdo;、&ldo;匠籍&rdo;、&ldo;鹽籍&rdo;(或&ldo;灶籍&rdo;)等字樣。因此他們認為在《明進士題名碑錄》中題袁崇煥是廣西梧州藤縣民籍,只能說明袁崇煥的戶籍在廣西藤縣而已。《明懷宗實錄》、《崇禎實錄》、《崇禎長編》、《國榷》、《明季北略》等書所記載的,均與明進士題名碑所鐫的是同出一源,都是根據袁崇煥考試的試捲來認定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