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2頁)
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的門路。當他聽說御河溝煤廠用人挑煤時,他心裡非常高興,回家就與母親說,可母親說什麼也不同意:“孩子呀,你不要去幹那個活,御河煤廠離咱家二十多里路,這一去一回就得五十里路,還要挑一天的煤,你受得了嗎?壓傷了身體可是一輩子的事。”伯承一聽母親不同意,知道是為自己好,可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掙錢的機會,放過的話就少了個機會,家人的生活改善就會更難。於是,他向母親表態自己會多加註意的。母親無奈,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為人民服務—事君章第十七(3)
劉伯承為了多挑幾趟,天還沒怎麼亮就起床,可晚上一回到家裡,肩膀就磨破了一層皮,疼得鑽心,兩條腿就如同灌了鉛,每走一步都很費勁,腰痠背疼簡直難以忍受,可他怕母親看見難過,總是裝著一身輕鬆的樣子。
1911年,當辛亥革命的風暴席捲神州大地之際,立志拯救民於水火的劉伯承,毅然選擇了從軍之路。從軍沒多久就考入重慶蜀軍政府開辦的將校學堂,在短短的10個月中,他學習了近代軍事科學,熟讀《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古代兵書。1912年底畢業後先後任司務長、排長、連長,後一直過著軍旅生活,致力於民族解放事業。在1921年駐防奉節時,為了孝敬母親,他還把母親和妻子從開縣老家接到奉節同住一段時間……
劉伯承對母親的深厚感情不言而喻。正是因為在家的時候孝順父母,分擔家務為母解愁,後來,劉伯承成為軍事將領、國家官員的時候,他也一心為國家、為人民竭盡所能地付出一切。
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經言札記】
事奉長官,進見君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思慮以盡其忠誠之心。退下來後,就審視自己的職責,是否有未盡到的責任?言行是否有了過失?長官也就會做到親善下屬。這也是儒家理學對孝的另外一種解釋,正所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故事演繹】
望雲思親
狄仁傑,字懷英。唐朝太原人,武則天時期的宰相。他為官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他曾在一年中處理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案件中涉及到一萬七千人。狄仁傑當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
武則天非常賞識他的才幹與人品,兩次任命他為宰相,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他的形象不僅在政治舞臺上被樹為楷模,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位孝子。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而此時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時候他離開的話,就無法再侍候母親。因此,同僚的心中非常痛苦。狄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
有一天,他出外巡視,途中經過太行山,望著天上的白雲,不由得思念起家鄉的父母來。他對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那白雲之下。”說著,他傷感的眼淚流了出來。直到天上的白雲散去,他才離去。
自古忠孝難兩全。然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忠”往往是“孝”的一種昇華。舍小家為大家,這無疑是一種高尚的情操。
父忠子孝
王綱,字性常,明朝餘姚(今浙江餘姚)人。他文武仝才,擅長鑑別和占卜。和宰相劉伯溫關係很好,劉伯溫把他舉薦給朱元璋。他70歲的時候,牙齒還沒掉,面色如少年。於是,被朱元璋任命為兵部郎中。
有一次,廣東潮州少數民族造反起義,朝廷任命王綱為廣東參議,去平亂安民。他帶著兒子彥達一同前往。平定潮州之亂後的返程途中,遇到海寇曹真,曹真先請王綱當他的統帥。王綱拒絕,反勸曹真歸順朝廷。曹真不聽,王綱就怒罵不休。多次勸說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