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克明/周亞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到華清池時,孫銘九帶著第七連王協一部已經衝進大門,正和蔣介石的衛士、憲兵交戰,我即加入了扣蔣的戰鬥。戰鬥結束時,我問張指導員:&ldo;蔣孝先在哪裡?&rdo;
張說:&ldo;你們加入戰鬥以後,因子彈亂飛,我們下汽車在山坡下隱蔽,蔣孝先突然拔腳逃跑,我把他抓了回來,看見劉(多荃)師長和另外幾個人,我們問怎麼辦?他們說,把蔣孝先交給他們,我把蔣交給他們以後,他們就把他打死在小花園裡了。17
這就是舉世矚目的臨潼扣蔣的事實真相,所引資料,大抵皆為當事人的耳聞目睹,而在許多關鍵場合,他們又都是扣蔣的實際執行者,所以這些材料的可靠性比較高,應該說是如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事件的一些重要過節的。但也無可諱言,對此多年來人們看法並不一致,蔣介石本人的記述也有明顯的傾向性,如在他的《西安半月記》中,他驚慌失措、東躲西藏的情況一點也看不見了,倒成了鎮定自若、從容以對的英雄,據說在聽到槍聲後,他即知&ldo;此決非區域性之兵變,而為東北軍整個之叛亂,遂決計仍回轅再作計較。乃隻身疾行下山。&rdo;還有什麼&ldo;今日之事,爾有武器,我有正氣&rdo;等等。曾幾何時,不是槍聲一響,就嚇得連衣服都顧不得穿,奪路奔逃,何來的&ldo;決計回轅&rdo;?不是一聞槍聲,由於過於緊張,跳牆逃跑時摔傷了腰,是由衛士背著上的驪山嗎?何來的&ldo;隻身疾行下山&rdo;?由此,使我不由得想起西安事變後,國民黨政府為&ldo;維護&rdo;&ldo;最高領袖&rdo;的尊嚴,並為蔣挽回點面子,曾把蔣介石後來離開西安的日子定為&ldo;民族復興節&rdo;,蔣介石在驪山藏身的虎畔石,取名為&ldo;民族復興石&rdo;,還在那附近修了個鋼筋水泥結構的亭子,名曰&ldo;民族復興亭&rdo;,又名&ldo;正氣亭&rdo;。全國解放後,人們恢復了歷史的本來面目,把紀念亭的名字改為&ldo;捉蔣亭&rdo;,現在改為&ldo;兵諫亭&rdo;。同時,也很自然使我聯想到當時南京當局所謂西安事變是&ldo;叛亂&rdo;、系受&ldo;反動派包圍&rdo;的說法,這都是顛倒是非的。蔣介石所說的&ldo;反動派&rdo;,實際是&ldo;革命派&rdo;,他的政治字典太陳舊了,要修改一下,將&ldo;反動派&rdo;改為&ldo;革命派&rdo;較為妥當。這是當年毛澤東同志說的。他談得很好。我想,同樣,對於所謂&ldo;正氣&rdo;云云,也只能從反面去看,因其源蓋出於蔣氏那過於陳舊的政治字典,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不過,我也仍然認為,這些還是留給歷史學家去研究判斷吧,我們還是繼續講我們的故事……
--------
1 劉多荃:《扣蔣前夕》,見《西安事變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6年12月出版。
2 魏基智:《蔣介石在華清池》,學術討論會論文,未刊稿。
3 楊中州:《西安事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45 汪瑢:《劉桂五扣蔣紀實》,見《西安事變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67 慄又文:《西安事變與張學良將軍》,見《西安事變資料》(第二輯),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出版。
8 張賢亮語,見《小說月報增刊》,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年出版。
9 引自《西安晚報》登載的有關張學良軼事。
1011 西安事變史領導小組編:《西安事變簡史》,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