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卿不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幾日高儼查閱度支尚書部送來的檔案時,發現鄴城一帶的百姓平均壽命只有四十歲左右。
高儼起初不信,於是他又重新幾次計算,但得出來的結果都是這個數值!
平均四十歲,還是京城,這個結果令高儼十分驚訝。
而且這還沒有計算因為打仗而造成的傷亡,如果把那項資料也加起來,得出的最終數值只會更低。
為了瞭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高儼問了身邊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出身尋常的普通宮女,以及身邊的一些侍衛,結果令高儼大吃一驚。
透過他們的描述,高儼得知幾乎他們每個人家裡都有因病早逝的長輩或者兄弟姐妹,有不少甚至生下來就夭折了!
對於封建社會來說,人口不是什麼第一第二生產力,而是唯一的生產力,如果沒有人口做支撐,即使再英明的君主,也無法令一個人口短缺的國家強盛。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在鼓勵生育的原因。
甚至春秋時期的越國還規定:女子到十七歲嫁不出去,其父母有罪。男子到三十不娶媳婦,其父母有罪。
不但如此,越王勾踐還跨時代的對越國的孕婦實施“公費醫療保險”。
孕婦生孩子的時候只要告知官府,官府就會派出醫者來到家裡助產。
而且如果孕婦生的是男孩,官府就會獎勵兩瓶酒,一隻狗。如果孕婦生女孩,官府獎勵兩瓶酒,一隻豬。
也正是在這樣的基本政策下,越國的人口逐漸繁榮,最終打敗了吳國。
而其它朝代的君王為了鼓勵百姓生育,也在絞盡腦汁想著各種辦法。
如漢代為了擊垮匈奴,專門制訂律法,規定女性必須在多少歲時出嫁,如果超了年齡,那便要額外繳納人頭稅。
等到了唐代,李家王朝為了維護統治,更是要求女子在十五歲時必須出嫁,並且還附帶一系列的“婚姻大禮包”,如田產等物質獎勵,並且還鼓勵寡婦再嫁,釋放宮女出宮成家等等等。
當然,釋放宮女的措施高儼也照做了,只是短時間內還看不到什麼效果,於是他想從改善百姓們的生育時的醫療條件開始做起。
提高幼兒的存活率便是最快的途徑。
恰好,徐獻恭從他祖父徐之才那裡習得一手小兒及婦科的醫術。
如果成立專門的太醫署,並大量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把他們派到各處成立醫館,以此來改善百姓們的醫療條件…
當然,若想做到這一點,最好是由朝廷出資,授予他們吏職,讓全天下的醫者也搖身一變成為公職人員,想來應該能極大的激發年輕人的學醫熱情。
否則任由現狀繼續擺爛,齊國會如南邊的陳國一般,空有土地,卻無人口支撐,累至最終被宇文氏所滅。
這樣看起來,齊國現在的大環境,比之歷史上的漢唐,還要惡劣不少。
中原尚未統一,北邊突厥的國力又恰好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當然,最關鍵還是內部的重重矛盾。
不過有一點令高儼感到欣慰。
那就是齊國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了快兩倍。
尤其是鮮卑族,男女失衡的比例甚至已經達到了三倍四倍。
雖然從國家層面來講,這是戰死男丁較多的原因,但從低層百姓來講,他們不怕討不到媳婦。
所謂休養生息最突出的,就是一個生字,一千八百萬的人口還是有點少,要知道在他原本所處的那個時代,齊國範圍內至少生活著五億人口。
等徐獻恭心滿意足的離去之後,其餘大臣看向高儼的眼神已經充滿了疑慮。
因為他們發現,每當有官員來自薦時,高儼總會提出一個看似荒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