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第1/2頁)
巫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來再與胡啟立相見,唯有如冬青子說的那樣,等著胡啟立主動找上門來。只不過等到那時,胡啟立必定已做好萬全的準備,他主動來找胡客之日,就是他有絕對把握置胡客於死地之時。
到了這個地步,胡客依然憋了一口氣,不肯放棄。
作為胡客最親密的人,姻嬋試圖勸說胡客。
&ldo;你越是執著,越是痛苦,何不試著放下呢?&rdo;
姻嬋希望胡客能退一步海闊天空,胡客卻堅信進一步方能事有所成。
姻嬋為刺客道奔走了十餘年,早已厭倦了出生入死的生活,刺客道覆滅後,她以為終於可以擺脫這樣的生活。她和胡客結為夫妻已近三年,但過上真正的夫妻生活,也只有在大通學堂裡度過的一年半時間。在她的內心深處,實在嚮往那種恬靜平淡的日子,因此才試著勸胡客改變主意。胡客依舊固執己見,姻嬋勸說不成,卻沒有因此表露出哪怕一丁點的不滿。丈夫決心已定,身為妻子的她,能做的就是守在丈夫的身邊,陪他同甘共苦,不帶任何怨言。其實姻嬋心裡也很清楚,如果胡客不能徹底解決與胡啟立的這段恩怨,即使他陪著她擇一地隱居起來,仍然無法真正安下心來,每天都會擔心胡啟立會不會突然找上門來,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
胡客不肯放棄對胡啟立的尋找,實際上他確實不能放棄。
十二死士全部身死,冬青子不再相助,胡啟立現在已是孤家寡人一個,如果不趁現在將他找到,等到他將來重新聚集人手主動找上門來,胡客不知道還能否像在紹興府和天口賭檯那樣全身而退。
所以胡客不能停下尋找的腳步。
於是,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胡客和姻嬋南下北上東奔西走,開始了對胡啟立的漫長尋找。
當初胡啟立尋找胡客,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找到,如今胡客和姻嬋反過來尋找胡啟立,所費時日竟比一年半還要長,長了將近一倍。
大約三年後的一個清晨,一次機緣巧合,胡客與胡啟立將再度碰面。
而在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裡,國內形勢風雲變幻,無論是清廷還是革命黨,都陷入了無比掙扎的困境,誰能先從這一困境當中走出來,誰就將開啟那條通往光明的坦途,而無法走出的那一方,將就此跌入深淵,萬劫不復。
最終革命黨人透過一次震驚海內外的刺殺,挽救了岌岌可危的革命形勢,而清廷卻在困境當中掙扎無果,最終一步步地走向消亡。
清廷最後的掙扎,始於光緒三十四年的十月。
在這一個月裡,紫禁城內一系列巨變迭起,清王朝就此走上末路窮途。
第七章 日落瀛臺,光緒之死
李蓮英的困擾
光緒三十四年漢歷十月二十日的黎明,天還沒亮,紫禁城內的總管太監李蓮英早早便醒了過來,在床上翻來覆去,睡意全無。
事實上,在過去的半個月裡,因為心緒過於煩躁,李蓮英每天都是很晚才睡,很早便起,幾乎從沒睡過一個好覺。
一切的心煩意亂,都源自於半個月前的那次會面。
十月初五那天,借著替慈禧操辦七十三歲大壽慶典的機會,李蓮英出了一趟皇城。
他換了一身便裝,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獨自前往袁世凱的府邸。
袁世凱很早就託宮內太監之手,送過密函給李蓮英,邀請李蓮英出宮一會。
但李蓮英生性謹慎,深知太監私自出宮會見朝中大臣,尤其是手握兵權的漢族大臣意味著什麼,因此一直沒有給予答覆。
後來李蓮英又接連收到了幾封密函,雖然沒有落款署名,但信紙裁剪成圓形,很顯然是袁世凱送來的。幾封密函無一例外都說設下了宴席,邀請李蓮英出宮一聚。李蓮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