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我們還必須指出,民眾戰爭也是一種特別有利於這種防禦的條件。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在專門一章裡論述,因此在這裡不作詳細分析。
至此,我們談到了向本國腹地退卻的各種優點,談到了它要求人們付出的代價和必須具備的一些條件。現在,我們還想概略地談談它的實施問題。
我們要探討的第一個問題是退卻的方向。
退卻應該退向本國腹地,也就是說,應該儘可能地退往這樣的地點,在這裡敵軍的兩側被我們的地區所包圍。這時,敵人就處於各個地區的威脅之下,而我們卻不致有被迫離開本國領土主要部分的危險。如果我們選擇的退卻線離國境太近,就有發生這種危險的可能。假如1812年俄軍不向東方而向南方退卻,就會遭到這種危險。
這是這種退卻措施的目的所要求的條件。至於退往國內的哪個地點最好,選擇這個地點時應該符合直接掩護首都或另一個重要地點的意圖,還是應該符合引誘敵人離開通往該地的方向的意圖,以及應該符合到什麼程度,這都取決於當時的情況。
假如俄軍在1812年的退卻是預先考慮好的,即完全有計劃的,那麼他們當然可以從斯摩稜斯克往卡盧加方向退卻,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很可能完全免遭蹂躪,然而俄軍卻是在退出莫斯科後才選擇了這條路線。
法軍在博羅迪諾附近約有十三萬人,假如俄軍是在從斯摩稜斯克通往卡盧加的半路上進行這次會戰,那麼沒有任何根據可以說法軍在那裡的兵力會多一些。在這種情況下法軍又能夠從這支軍隊中抽出多少兵力派往莫斯科呢? 顯然很少。這樣少的兵力人們是不會把它派到五十普里( 從斯摩稜斯克到莫斯科的距離) 以外的象莫斯科這樣一座城市去的。
拿破崙經過幾次戰鬥以後,到達斯摩稜斯克附近時兵力約有十六萬人,假如當時他認為,在進行主力會戰以前可以冒險向莫斯科派遺一支部隊,為此抽出了四萬人,而只留下十二萬人對付俄軍主力,那麼這十二萬人到會戰時就可能只剩下九萬人左右,也就是說比到達博羅迪諾附近時少四萬人。這樣,俄軍就擁有三萬人的優勢了。.如果以博羅迪諾會戰的情況作為衡量的標準,當然可以認為,俄軍憑這個優勢可能成為勝利者。無論如何,這個計算的結果表明,在這種情況下的兵力對比對俄軍來說比在博羅迪諾附近的兵力對比要有利得多。但是,俄軍的退卻並不是按照深思熟慮的計劃進行的,他們所以退得這麼遠,是因為每當他們想進行會戰時總感到自己兵力不足。他們的一切給養和各種補充都在莫斯科到斯摩稜斯克的路上,在斯摩稜斯克時任何人都不可能考慮放棄這條道路。此外,在俄國人的心目中,即使在斯摩稜斯克和卡盧加之間取得一次勝利,也決不能抵償因為沒有掩護而被敵人佔領莫斯科的過失。
1813年,假如拿破崙明顯地偏向側方,大體上在布林戈尼厄運河後面佔領陣地,並且在巴黎只留下幾千人和大量的國民自衛軍,那麼他也許能夠更有把握保證巴黎不受侵襲。聯軍要是知道拿破崙率領十萬人在奧塞爾的話,就決不會有勇氣向巴黎派遣一支五萬到六萬人的部隊。相反,假如聯軍處在拿破崙的地位,而且他們的敵人就是拿破崙,那麼恐怕誰也不會建議聯軍放棄通向自己首都的道路。要是拿破崙佔有當時聯軍那樣的優勢,他就會毫不躊躇地沖向首都。儘管情況完全一樣,但是精神狀態不同,結果就會如此不同。
我們還想指出,在向側方進行這樣的退卻時,無論如何必須使首都或者企圖透過這一退卻避免戰禍的其他地點保
持一定的抵抗能力,以免被任何別動隊佔領和遭到搶掠。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就談到這裡為止,以後在論述戰爭計劃時還要談到它。
但是,我們還必須考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