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第1/2頁)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們自然會相信,把許多這種強有力的防哨並列地配置,必然形成一個非常堅固的、幾乎堅不可摧的正面。在這種情況下,一切問題只在於如何保障自己不致被敵人迂迴,為此,正面必須向左右延伸,直到獲得了能滿足整個防禦要求的依託點,或者直到人們認為正面的寬度已足以保障自己不致被敵人迂迴為止。多山的國家特別容易採用這樣的配置,因為這裡有很多可以這樣配置防哨的地點,這些地點似乎一處勝似一處,以致人們竟不知道應該延伸到哪裡為止。於是人們只得在一定寬度的正面上用一些小部隊佔領和防守所有的山口,並且認為,用這種配置辦法使十個或者十五個單獨的防哨佔領正面為十普里左右的地區,最後就可以不必擔心可惡的迂迴了。這些單獨的防哨之間存在的難以通行的地形( 因為縱隊不能離開道路行進)使這些防哨似乎是緊密地聯在一起的,因此,人們就以為這是在敵人面前構築了一道銅牆鐵壁。此外,防禦者還控制幾個步兵營、幾個騎炮兵連和十幾個騎兵連作預備隊,以應付陣地某一點可能被突破的意外情況。
這種看法現在已經完全陳舊了,這是誰都不會否認的,但誰也不能肯定地說,我們已經完全擯棄了這種錯誤的看法。
中世紀以來軍隊人數日益增加所引起的戰術的發展,也促使人們在軍事行動中象上面所說的那樣來利用山地。
山地防禦的主要特點是完全處於被動,因此,在軍隊具有今天的機動性以前,傾向於山地防禦是十分自然的。軍隊人數日益增多,軍隊的配置由於火力的加強而越來越形成正面寬、縱深小的橫隊,這種橫隊的編組和配置非常複雜,運動非常困難,有時甚至根本不可能運動。配置這樣的橫隊象安裝一套複雜的機器一樣,常常需要花費半天功夫,這將佔去會戰的一半時間;我們現在的會戰計劃包括很多內容,而當時的會戰計劃則幾乎只包括這一件事。這種配置一旦完成,就很難根據新出現的情況作任何改變。進攻者比防禦者較晚展開成戰鬥隊形,因此他可以根據防禦者陣地的情況展開;而防禦者卻不能採取相應的對策。於是,進攻取得了一般的優勢,而防禦者除了尋求地形障礙的掩護之外,就沒有其他方法來對抗這一優勢了。當然對尋求掩護來說,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會象在山地那樣到處可以找到這樣有效的地形障礙。因此,人們力圖使軍隊同險要的地形結合在一起。於是二者互相依賴,軍隊防守山地,山地掩護軍隊。這樣一來,消極防禦藉助於山地就大大增強了力量,這種做法本身並沒有什麼害處,只是防禦者活動的自由更少了一些,其實,即使不採取這種做法防禦者也是不大會利用這種自由的。
當敵對雙方在進行較量的時候,暴露的翼側( 即一方的弱點) 總是最容易遭到對方打擊的地方。如果防禦者一動不動地象被釘住了似的守在一些堅不可摧的地點,那麼進攻者就會大膽地進行迂迴,因為他對自己的翼側不再有什麼顧慮。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發生,迂迴很快被提到日程上來了。為了避免遭到迂迴,軍隊的部署越來越向兩翼延伸,於是正面相應地削弱了。這時,進攻者突然採取了完全相反的辦法:不是展開一翼進行迂迴,而是集中兵力攻擊敵人的一點,進而突破整個防線。現代戰爭中出現的山地防禦大體上就處於這樣的階段。
於是進攻又取得了完全的優勢,這是藉助於日益提高的機動性而取得的。防禦也只能求助於這種機動性,但是山地就其性質來看,是與機動性不相容的。因此,整個山地防禦遭到了一次大敗( 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的話) 。那些迷信山地防禦的軍隊在革命戰爭中就曾多次遭受這樣的大敗。panel(1);
但是,為了不致把好的連同壞的一齊拋掉,為了不致人云亦云地得出一些在實際生活中已千百次被活生生的現實否定了的論斷,我們必須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