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這一說,趙志皋眉頭一皺,面色變得難看起來。
「鄭使節,你國素來為東境強國,為我大明鎮守東疆,倭國乃化外小國,口眾不過百萬,兵馬不過十萬,就算出兵,又能出多少?你國初始防備不及還能理解,四月十二日倭國出兵,五月初三你們就丟了國都?從你國釜山鎮到國都,哪怕你們有幾隻部隊沿途騷擾,都不能叫倭人如此順暢的取下國都吧?」
鄭義見大明首輔居然懷疑他的話,一時驚懼,居然不知所言,而這樣的態度只能讓內閣諸臣更加懷疑此事,甚至有人還提出是不是倭國和朝鮮合謀,要圖謀我大明兵士?提出要嚴刑拷打此人,問個明白,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倭國的探子!
鄭義和申點被嚇得魂不附體,跪在地上大哭,哭訴自己絕無撒謊,朝鮮絕無背叛大明之意,還請大明首輔和皇帝陛下明察,出兵援助!
趙志皋看他哭的真實,不像是做偽,糊塗先生又犯了糊塗,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好把這封國書和內閣的意見上呈給了萬曆陛下,請皇帝做出決斷。
朱翊鈞正在為蕭如薰抵達京城之後如何安排他而思考,忽然聽說朝鮮使臣帶國書來求援,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按照錦衣衛送出的情報,還有去年沿海地區的海商華僑送來的情報,朱翊鈞基本確定倭人進兵朝鮮不假,所以才做出了這樣那樣的準備,但是內閣有人指出,這個使者前後所說實在矛盾。
他既不提朝鮮在哪裡戰敗,哪裡淪陷,哪些將軍戰死,哪些臣子死節,損失多少兵馬糧草等等,都不提,就一個勁兒的求大明天兵入朝為其光復國土,這實在是奇怪。
內閣裡還有人認為這可能是朝鮮和倭國聯合起來的陰謀,一起陰謀將大明天兵帶入朝鮮然而攻打,進而攻打大明本土。
對於這種天方夜譚的思考,朱翊鈞搖了搖頭。
他對這些內鬥內行外戰外行的文官是十分的無奈和不滿,情報都到了這個地步,遼東都司錦衣衛的情報完全的對應上了,還有地方子民從日本帶回的情報,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一門心思埋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你們真是夠了!
中原王朝對於日本和朝鮮的戰爭其實並不是很在意,根據整個中原王朝所奉行的國家戰略準則來看,保護中原才是最重要的,朝鮮和日本無論怎麼打,只要不牽扯到中國就沒有關係,但是一旦牽扯到了中國,威脅到了大明內地,幾十年前倭亂的慘痛記憶就刺激著大明的心臟。
朱翊鈞也就不會熟視無睹了,情報一來,朱翊鈞瞬間就分析出了日本人的野心和目的,從而不斷的蒐集情報做準備,在和朝臣為太子的事情不斷扯皮的同時,也對國家安全的問題給予了足夠的關注,比如命令遼東地方兵馬「相機行事」這一點。
當然,倭國出兵幾何,各支部隊的分佈,以及仗打到了什麼程度,這些具體資訊,目前的朱翊鈞也不知道。
倭國!倭國!
朱翊鈞的眼中迸出幾點寒芒。
第五十四章 相互之間的猜忌
大明對日本絕對不是沒防備,事實上,大明對日本即將動兵作戰這一點並非是一無所知,一場牽扯到三個國家數十萬軍隊的戰爭,就算是在現代社會要想瞞的死死的也是千難萬難。
而在明代就更不用說,在這場戰爭發生之前,有很多在中日兩國之間往來的商人借著行商之名,把生活在日本的愛國者千辛萬苦蒐集而來的豐臣秀吉即將出兵對大明不利的訊息不斷帶回。
許儀後、郭國安、朱均旺、陳申、蘇八,這些名字我們或許從未聽過,但是卻絕對不能忘卻,他們雖然失陷在日本,卻從未忘卻自己是大明的漢家苗裔。
他們以一腔熱血和滿腹忠心所送回的珍貴情報,比起大明專業機構的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