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居正這種做法,表面上是損三益人,具有大政治家的風度;但是仔細研究,卻仍是有陰有陽,無助於矛盾的根本解決。那怕是試成二人表現出無以復加的謙抑,各鎮之間的利害關係也決不能因此冰消瓦解。因之內閣愈想公正平衡,旁人看來則在一明一暗之間有親有疏,按擔更多。以後反對張居正的人認為薊州練兵是他培植私人的政治資本,也就毫不足怪了。
1577年譚綸病死,從此張居正和戚繼光的關係更為密切。第二年張居正返江陵葬父,他還生怕這短期的離職引起成繼光的不安,所以特地私下通知戚繼光,接任薊遼總督的將是梁夢龍。信上說;&ot;孤之此行,甚非獲巴。到家事完,即星夜赴闊突。薊事已託之鳴泉公,渠乃孤之門生,最厚;該不相負。&ot;梁夢龍字鳴泉,在翰林院與張居正有師生之誼。他在萬曆一朝的事業,也賴張居正的提拔為多。張居正這樣傾腸相告,自然使戚繼光更加感恩戴德。是以首席大學土的江陵之行,戚繼光派出了一整連的鳥鏡手作為護衛,張居正選擇了其中6名隨行,作為象徵式的儀仗,同時也表示了首輔和薊州戚帥關係之密切。茲事前後,薊州總兵官的傳騎攜帶各種檔案和信件不斷來往於首輔私鞏這更使他們的反對者在日後清算張居正的時候,有所藉口,甚至指斥他們圖謀不軌了。
戚繼光在前州創造的戰術,可以稱之為&ot;步兵軍官的各兵種協同&ot;。要對這種戰術作出評論,必須顧及他所受到的各種條件的限制。當時,現代化的武器傳入不久,而北方士兵的素質又極不理想,他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仍然是來自南方的舊部,為數約一個旅左右。他把這一個旅的兵力作了適當的配置,並以此為全軍的核心,以防禦蒙古的10萬鐵騎突然來襲。
抗倭戰爭中使用的&ot;鴛鴦陣&ot;,是一種以小股步兵為主的戰術,目的在於對付海寇並適應南方的地形特點。而薊州軍鎮的任務是防禦蒙古的大部隊騎兵,因而這種在&ot;鴛鴦陣&ot;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技術也就初具了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規模。
戰車的使用成為這種戰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戰車的效能以防禦為主。形狀和民間的大車相似。所不同之處,在於民間的大車的車箱兩側各有箱板,而這種戰車只有8片可以摺疊的屏風,共長15尺,平時平放在車轅上,作戰時開啟樹立在一邊車輪之後以代車箱,所以又稱&ot;偏箱車&ot;。幾十輛戰車可以並肩銜接,擺成圓形或方形的防禦據點。屏風最靠邊的兩扇可以前後搖擺,有如門葉,以供步兵出入。
一輛戰車裝載&ot;佛朗機&ot;輕炮兩門。用今天的標準來看,這種歐洲式的火器只能算做大口徑的火槍而不能算做炮。它以青銅或鑄鐵鑄成,長度自3尺至7尺不等,口徑則小於2寸,從炮口裝入鉛彈。最大型的佛朗機,射程為2000尺。通常這種火炮以及輔助火炮的烏鐵都在戰車上屏風後發射鉛彈,屏風開洞以為鋁彈的出口。
士兵20人配屬於戰車一輛。其中10人直接附屬於戰車,任務為施放怫朗機。另外10人就是戚繼光所強調的&ot;殺手&ot;,任務為以藤牌、錢把和長柄單刀迎敵。殺手班的距離和戰車保持在25尺以內,他們如果前進,戰車也隨之而推進。
其他步兵部隊仍然使用鴛鴦陣的戰術,稍有差異的是藤牌手應當匍匐前進砍析敵人的馬蹄,長槍手則主要在於挑刺敵軍使之落馬,竹製的狼究有一部分已易為鐵製。
這一混成旅有騎兵3000人,步兵4000人,重戰車128輛,輕戰車216輛。迎敵時騎兵在前阻擋敵人,使戰車得以有充裕的時間構成戰鬥隊形。當敵軍逼近,騎兵就退人戰車陣內。敵騎數在一百以下,沒成族拒不接戰,只有來犯的大批敵驗進入火器的射程中約250尺時,佛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