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蓄勢待發 (第1/2頁)
我料到你料到我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米格爾的信上,還說明了菲律賓總督已經答應與‘聖戰’騎士的貿易。
《臺菲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標誌著,中國廣州一口通商的貿易格局被打破,英國商人對華貿易的壟斷格局被打破,臺灣地區迎來飛速發展,短時間內就彌補了與大陸沿岸,幾十年的發展差距。——《臺灣地區資本主義的興衰史》
自收復臺灣之後,清朝的造船業不能說是全面衰退,至少在商船領域,是取得了長足發展的。
在清代前中期,大型“商船”的載重量為430~501噸、420~490噸,大型“洋船”的載重量為700~840噸、716~859噸。
隨著時間的發展,如今的商船越造越大,幾與洋船相當。
有“糖船”之稱的商船,雖然還是大號帆船,但載重已經達到1500噸,小號帆船則載重500噸。
趙明赫現階段能調動的海船,包括:
1000噸的‘糖船’一艘,700噸的大型商船五艘,400噸的商船八艘,這些商船配備十到二十門火炮不等。
曹璧率領的‘招安’部隊配備,大型帆船指揮艦一艘,配備二十門火炮,除了炮手外,甲板上可陳列七十人的火槍隊。趕繒船十一艘,配備十二門火炮,甲板可陳列二十五人的火槍隊。小型單桅帆船五十餘艘,戰鬥力靠信仰。
配備火力的漁船三十艘,不過漁船大部分在廣州,自己只能暗中調動。
那八家半步地主豪紳,在得到趙明赫頒發的‘獨家採購單位’任命之後,表現得十分積極。
就是說,除了自產的,臺灣的所有商品,必須經過這八家的手,才能賣給海防大臣。
漸漸地,這八家有向專職二道販子轉變的傾向,除了大量四處掃貨,最直接的一點就是他們解散了不少佃戶,將耕地租賃出去(大部分被趙明赫接手),或則改為生產商品的作坊。
這些佃戶都被‘海防大臣’趙明赫收納了,將他們遷移到自己的控制範圍內,繼續種地。
臺灣地區地廣人稀,這裡的地主與佃戶的矛盾,並不像大陸那裡那麼激烈,地主收租基本穩定在四、五成。
為了避免引起這些地主警惕,趙明赫將地租,定在收成的四成。
臺灣地區氣候適宜,稻米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不久之後,這八家二道販子,就運來糧萬石,布千匹,糖五百石,陶器、絲、麻十餘架馬車。
直接裝船,連帶著趙明赫給總督和米格爾寫的的信,一同出發,向菲律賓駛去。
“快看,陸地,看到陸地了。”
李雲蘢拍著一旁正在嘔吐的丁煒,高興的大叫著。
在新校舍營建地差不多了的時候,趙明赫就傳訊將這些學生接過來,現在,他們終於到了。
“校長,啊哈哈哈。”
趙明赫親自到碼頭迎接他們,除了暈船的,剩下的孩子們歡快地跑過去與他相擁。
“學生們,我想死你們了。”邊說邊笑著帶著他們前往新校舍安排住宿。
新校舍就建立在軍營旁邊,可以讓他們提前感受軍旅文化,並且起到保護的作用。
趙明赫向佃戶公佈招生訊息,不分男女,每一個學生補貼其家庭每月一石糧。
這些佃戶十分歡喜,紛紛這把家裡的小孩送來就學。尤其是女孩,用他們的話說,留在家裡也是浪費糧食,不如去換點糧食。
趙明赫並沒有駁斥他們,思想的解放應該建立在生產力的發展上。
趙明赫不是高高在上,脫離人民群眾的專家,他知道先讓百姓解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才能要求他們有更高的道德水平。
黃埔軍校的在校學生達到百人,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