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培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國對美、英、荷的作戰計劃》,攻擊珍珠港只是日本向南進攻的一個手段,是
後來日本海軍將要完成的一個大規模戰役的初步戰術行動。也就是說,只有南進,
控制整個西太平洋,才是日本的最終目的。以此獲得日本極為缺乏的大量戰略物資,
尤其是荷屬東印度的石油,確立日本不敗的態勢。
現在偷襲珍珠港已經如願以償。下面的目標才是日本所要追求的真正戰略目標:
第一,摧毀美英荷在東南亞的主要根據地,佔領和確保出產石油、橡膠以及各種礦
石的荷屬東印度等南洋地區;第二,進攻關島、威克島,將中部太平洋連成一線,
構成一條海上軍事防線,以對付來自美國的海上攻勢。
可是,橫在日本南下途中的菲律賓,卻使日本不能隨心所欲地南進達到目的。
菲律賓位於東南亞,瀕臨太平洋,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臺灣島遙遙相望,南近印
度尼西亞和馬來亞,全國由70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是馬尼拉。
日本對菲律賓這塊寶地早已垂涎三尺,這裡有許多天然良港,氣候溫暖,森林
面積佔全國總面積40%以上,金、銀、銅、鐵、鉻、錳等礦藏,應有盡有。不僅如
此,又由於菲律賓群島位於通向南方的海上要道的側翼,使它不僅控制了通向東南
亞和西南太平洋的運輸網的中樞,而且控制著一條到爪哇、馬來亞、婆羅洲和新幾
內亞的直接航線。菲律賓獨特的地理位置,極大地威脅著日本稱霸亞洲和西太平洋
的野心,使它失去向南向東挺進的一塊強有力的戰略跳板。
當時駐紮在菲律賓的是美國著名的將軍麥克阿瑟所指揮的強大陸軍部隊和空軍
機群。麥克阿瑟出身於美國一個軍事世家。他的父親曾出任過菲律賓軍事總督。後
來,他又踏著其父輩的腳印,在1935年自美國陸軍退出現役之後,作為軍事顧問重
返菲律賓。不僅如此,麥克阿瑟在其一生中還以其機敏和魄力經歷了值得炫耀的軍
事生涯。他1903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被授予陸軍少尉軍銜,到菲律賓服役,那
一年他23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麥克阿瑟任美軍第42師參謀,在美國當時最
著名的將軍潘興指揮下的西線的塹壕裡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繼而擔任西點軍校校長,
並迅速晉升為陸軍參謀長,在美國陸軍的寶塔尖上呆了5年之久。隨著日美矛盾的尖
銳激化,1941年7月,即珍珠港浩劫的前4個月,美國為了加強菲律賓這塊日本門前
石階上的領地,成立了遠東美軍司令部,並重召麥克阿瑟加入現役,任美國遠東軍
統帥。
麥克阿瑟一上任,就大力加強菲律賓的防務,並在呂宋島的巴丹半島和哥黎希
律島上構築防禦工事。但是由於美國先歐後亞戰略的制約,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菲
律賓的防禦工事尚未就緒。1941年11月,麥克阿瑟寫信給馬歇爾抱怨說,他只得到
了預定計劃1/4的轟炸機,1/6的戰鬥機。麥克阿瑟計劃擴建部隊達到4o萬人,但直
到戰爭爆發時,美籍和菲籍軍隊加起來(包括預備役)僅有13萬人左右,包括12萬
名美國士兵、麥克阿瑟訓練的數量在1萬人以上的菲律賓偵察兵和11萬民兵。他們之
中的半數是在呂宋,1/3受過3個月的軍事訓練,1/3受過2個月而另1/3受過不滿1個
月的軍事訓練。他們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