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了誠心感謝張儀的盛情與功勞,懷王盛設國宴,款待張儀,滿朝文武俱都入席,一則陪客,二則慶賀。開宴的時間已到,懷王站起身來,點卯似地掃視著每一個坐席,該來的幾乎全都來了,只是不見陳軫。還有那屈原,坐於牆角一個極不顯眼的位置上。倘使以往,屈原是要處於主持地位的,而且要與懷王、子椒一席,共陪貴賓。而今,見他默默無聞地坐在那裡,孤寂,冷漠,懷王頓生惻隱之心,似乎不該罷黜其左徒之職,可是一想到昨夜鄭袖所言屈原之下劣行為,便又怒火中燒,心中不悅,喜自己處事果決,絕不養癰遺患。鄭袖說,張儀來時,屈原向他索一對白璧,張儀不肯。屈原大約忘記了自己已不再官為左徒,系楚之權柄之總攬者,竟厚顏無恥地說:&ldo;不與吾璧,則爾在楚必將一事無成!……&rdo;懷王與屈原相處已非一日,他也不想想,屈原究竟是不是這樣的人,能不能辦這樣的事,說這樣的話,竟信以為真。懷王也不往深層裡去想,屈原向張儀索璧,鄭袖何以知之?懷王的昏庸也正是表現在這些地方。鄭袖最後警告懷王說:&ldo;商於六百里失地雖垂手可得,然需防屈平之輩從中作梗……&rdo;懷王對鄭袖的深謀遠慮十分讚賞,以擁抱、親吻相謝。
不談宴席的豐盛,美酒盈杯溢盞,佳餚紛陳琳琅;不談宴會廳內氣氛的熱烈,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拳聲震天;不談宴飲者的狼狽醜相,神魂出竅,身不由己,吹牛拍馬,膽大氣壯,只說在討論秦楚聯盟時,人人稱頌,個個祝賀,齊贊大王聖明,歡呼萬民福大。坐於角落裡的屈原再也聽不下去了,不顧自己被貶為三閭大夫的身份,忘記了人微言輕的世態炎涼,站起身來,整衣彈冠、昂首闊步地走上前去,向懷王深施一禮道:&ldo;大王,秦楚聯盟,此乃秦之奸計,目的在於拆散六國聯盟,以利其各個擊破,蠶食鯨吞。吾王需知,有聯盟,楚才有兄弟手足,不孤立於世;有聯盟,楚才有力量,才不懼秦之騷擾進攻……&rdo;
子椒深恐屈原的話打動了懷王的心,改變了懷王的觀點,急忙打斷他的話說:&ldo;三閭大夫,你也太狂妄自大,目無國君了,難道聖明的大王不如你,也需你來教訓嗎?難怪有人說你早有篡權奪位之野心,看來此言並非虛妄和誣陷。爾來郢都,便高呼聯齊、合縱,結果如何?失地辱國而已。聯齊、合縱六年,有誰送過楚一寸土地,有誰贈大王一件珠寶?聯齊、合縱與楚何益?&rdo;
靳尚搶著說:&ldo;倘楚不與秦盟,秦便要東聯於齊,屆時秦齊聯兵伐楚,楚將何以抵敵?吾主聖明,望趁秦相在楚之際,當機立斷,與秦結兄弟之盟,切莫錯失千載難逢之良機。&rdo;
時光如流,子蘭拜師入屈原門牆時還是個孩子,如今已出息得亭亭玉立,儀表堂堂了。既為懷王公子,又系鄭袖掌上明珠,不用說,在弟子中,屈原對子蘭是格外優待的,常給他&ldo;吃小灶&rdo;。勿用置疑,在近十年的時光裡,子蘭從恩師屈原那裡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和學問,老師也給他講過無數該如何立世做人和安邦定國的道理。然而,子蘭對屈原不僅不滿意,不敬重,反而深惡痛絕,耿耿於懷。這主要是有兩件事鑄成的:第一,子蘭和宋玉同時瘋狂地糾纏著嬋娟,而嬋娟卻在深深地愛著昭漢。子蘭欲憑藉自己優越的身份和地位,請屈原幹預這件事,以義父的身份將嬋娟許配與他,拆散嬋娟與昭漢的美滿姻緣。屈原則認為,婚姻大事,應由嬋娟自己做主,誰也無權干涉,因而未能滿足子蘭的要求;第二,這是主要的,鄭袖欲借屈原的聲譽和影響,由屈原出面,廢橫而立子蘭為太子,屈原嚴辭拒絕。雖然如此,子蘭從未在公開場合反對過屈原。有道是&ldo;有奶便是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