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執掌國家內政外交大權到閒置不用,這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但屈原有這個思想準備,在歡迎齊宣王的盛大場面,鄭袖被弄得狼狽不堪,她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必以百倍的猙獰,千倍的瘋狂來相報復;那些堅決反對變法改革,一向與自己為敵的舊貴族的代表們,也必藉機大作文章。懷王本就是個無主心骨,耳根子軟的主,難經群小盅惑,自己必見疏於王而難申富國強兵、統一天下之志。短暫的旬日,屈原驟然老練成熟了許多。正因為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當五雷轟頂的時候,屈原表現得異常鎮定,從容如初。他只是在為變法改革之夭折惋惜,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為民眾未來的不幸遭遇痛心,至於自己將遭遇怎樣的厄運,他考慮得並不多,當他離開樂平裡,投身郢都那天,就已經將自己奉獻給了祖國、天下。他想,懷王也許因聽信小人讒言,一時糊塗,方做出這樣的錯誤決定,遲早有一天,他會迴心轉意的,屈原在殷切地期待著……
三閭大夫不似左徒那樣日理萬機,整日疲於奔命,忙得焦頭爛額,這是個閒職,舒適自在,且教育貴族子弟,主持祭祀,是份內之事,因而屈原欲藉此機會辦教育,像孔子那樣培養濟世英才,由他們來完成自己的意願,實現自己的理想;深入民間,蒐集黎庶祭祀的民歌。屈原是個辦事情十分認真的人,無論幹什麼,不幹則已,要幹就一定要把它幹好。正因為如此,在這期間他教育培養了一批弟子,蒐集了大量的祭祀民歌,為不久創作《九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齊宣王訪楚,齊楚縱親,再訂新盟的訊息傳到秦國,秦廷上下頗為震驚,因為這是秦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威脅和主要障礙,經過一番精心策略之後,秦惠王於公元前313年一日,派相國張儀攜重禮東使於楚,旨在收買以靳尚為代表的親秦派,排斥屈原,拆散齊楚聯盟。
張儀,魏國人,與蘇秦同於蒙山師事鬼谷子,聰明才智遠在蘇秦之上。家貧,下山後赴大梁見魏惠王,欲求宦祿。惠王不肯重用,於是攜妻奔楚,於令尹昭陽府上為食客,負責招待各國來賓。昭陽率師伐魏,大敗魏軍,取魏之襄陵(今河南睢縣西)等七城。楚威王因昭陽功大,將傳世之寶和氏璧賞賜與他。陽春一日,昭陽偕眾貴賓遊赤山,丟失了和氏璧,疑心為張儀所盜,鞭笞數百,直打至遍體鱗傷,奄奄待斃。病癒還鄉,半年無所事事,赴趙求助於在趙為相的同窗好友蘇秦。蘇秦施計相助,張儀西入秦,為相國。
張儀與楚懷王寵臣靳尚關係非同尋常,靳尚賣國害民,常透過張儀收受秦之重禮厚幣。自鄭袖將廢嫡立庶的重任交與靳尚之後,靳尚賣國更加有恃無恐。靳尚藉機弄權施術,既騙取了南後的寵信,又從張儀那兒獲得了更多的賄賂。張儀早有許諾,只要鄭袖能保證楚親秦而不聯齊,那麼立子蘭為太子的事便包在了他的身上。張儀代表秦,秦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有它作靠山,鄭袖的心裡踏實得多了。前邊說過,鄭袖雖不想當國王,卻是個權力欲極強的人,她一心欲立子蘭為太子,將來繼承王位,那麼荊楚大權便操縱在她的手裡了。為達此目的,她不惜任何代價,只可惜屈原一心只在宗國和人民,不肯與她做這筆骯髒的交易。鄭袖跟屈原反目之後,由靳尚牽線搭橋,迅速跟張儀掛上了鉤,彼此一拍即合。有鄭袖這棵大樹遮風擋雨,此番使楚,張儀心中十分踏實坦然,拆散齊楚聯盟,他有穩操勝券的把握。看,世上事就是這樣彼此利用,互為庇蔭和靠山,只是害了國家,苦了百姓!
此番張儀使楚所帶的禮物均系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諸如溫涼盞,盛酒於盞中,冬暖夏涼,千杯不醉,萬盞不迷;夜明珠,其大若桃,置於黑暗之中,光明燦爛,有如白晝;鴛鴦劍,雌雄成雙,若有歹徒欲害主人,劍自會出鞘,斬妖人首級於堂;水晶籃,掛籃於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