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從何時開始,鄭袖變得更乖巧了,從前臺隱於幕後。總結數年來的勾心鬥角的經驗,似乎這樣更策略,更有利。
懷王雖然覺得屈原講的很有道理,但數年來跟秦交戰屢戰屢敗,失國土,亡良將,喪士卒,那顆本來就不太壯的膽,早已為秦之強大軍事實力所嚇破,所震懾,不去赴會,恐招秦兵之來,故而斟酌再三,也還是聽信了子蘭和靳尚的話,登上馬車,欲去武關碰碰運氣。
屈原見懷王不聽勸阻,急得一步搶到車前,兩眼汪著熱淚說:&ldo;秦於西邊侵佔我大片國土,東邊陳師威脅齊之邊境,千方百計地欲滅我荊楚。面對虎狼之敵,大王不採取針鋒相對的措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反而欲取悅其心,換取和平,這好比綿羊欲求猛虎慈悲,實屬痴心妄想!行此路者,自蹈陷阱魔窟也。大王不納臣諫,只恐怕去時容易回來難矣!……&rdo;
懷王坐於車上默不吭聲,子蘭惡狠狠地說:&ldo;今者大王遠行,一會秦王,二會親家,故選此吉日良辰登程,三閭大夫偏以這不吉不利之言來攔阻,居心何在?&rdo;
聽聽,子蘭稱屈原為&ldo;三閭大夫&rdo;,而不稱&ldo;恩師&rdo;或&ldo;吾師&rdo;,完全擺出一副國王公子的架式。
子蘭說完,目無尊長――父王和他的老師,急命馭手揮鞭啟程。
屈原兩手緊緊抓住車軾說:&ldo;大王啊,武關乃虎口之地,臣寧願死於車輪之下,也決不放大王前去!……&rdo;
子蘭冷嘲熱諷地回敬屈原道:&ldo;尊敬的屈平先生,說話做事,切莫忘記自己的身份與地位,你已不再是左右荊楚形勢的左徒,而是被罷官削職的罪臣,本當嚴懲,然父王寬宏大量,未治爾罪,仍委以三閭大夫之職,不得參與朝政。如今爾卻屢違聖意,名不正言不順地幹預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也!……&rdo;
貪慾使人膨脹,改變了各種人際關係,將人變成了禽獸畜生。
子蘭不等懷王說話,命令兩個侍從硬把屈原推倒在地,催著懷王出發了。
屈原身材高大,毫無防備,既倒之後,摔跌的程度可想而知。他艱難地爬起身來,跌跌撞撣地擠出人群,奔到宮門外去追趕懷王,可是懷王的車駕已經馳出城外,揚塵而去了。
屈原心裡明白,懷王武關赴會,既無強大的軍事做後盾,又無忠勇的大臣相隨,此一去恐怕就是永別。他站在大街上,呆呆地望著西門外那滾滾的塵煙,久久不肯離去,淚水模糊了視線,心裡有說不出的痛楚……
事情的發展果不出屈原之所料,秦昭王並不在武關,只有一名將軍於武關設伏,將懷王綁架到了鹹陽。秦昭王驕傲地坐於章臺之上接受懷王的拜見,他連屁股也未欠一欠。懷王本來是一個妄自尊大的人,見昭王像對藩臣一樣接見他,心中怒火衝天,但卻不敢發作。
秦昭王囚禁了楚懷王,要挾他割地,楚懷王不應,被囚於秦而不得歸返。
公元前298年,秦要挾懷王不可得地,秦昭王發兵出武關攻楚,大敗楚軍,取析等十五城而去。公元前297年,楚懷王設法逃出虎口,秦覺察,攔阻於楚道。懷王恐,從小路逃至趙,趙畏秦,不敢留。懷王欲投魏,中途秦兵追至,懷王無奈,只好隨秦使重新回到了秦國,繼續被囚,於是患病。
次年,懷王卒於秦,歸葬於楚。
卻說當懷王軟禁於秦時,楚之朝中諸臣商議,欲另立新君,以擺脫秦之要挾。一天深夜,南後又將靳尚召於朝雲館內密謀。眼下懷王囚於秦,太子質於齊,讓子蘭繼承王位順理成章,亦是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