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屈原欲在《離騷》中充分體現自己對真理信仰的堅定不移。當有理想的人墮落為惡的時候,他仍然堅持對於理想的不懈怠的執看追求。即使一時失意,也在等時機,並效法彭鹹的行為規範:出則兼濟,隱則獨修,他要飲蘭餐菊,紉蕙戴芷,佩玉鑿瓊,見妒蛾眉,孑立鷙鳥,決不同流合汙。為了祖國的富強,他寧肯枯槁憔悴,忍受著懷王及世人的不理解。為了追求真理,即使獻出生命,他也義無反顧。
在《離騷》這首長詩中,屈原要充分展現自己忠於現實的藝術良心。他要透過奇幻華彩的浪漫主義的衣披,體現自己對現實的感受,傳達自己對現實的否定與憂傷;同時也要暴露現實的黑暗與醜惡。他要用眾多喻示象徵的形象,諸如將要&ldo;敗績&rdo;的&ldo;皇輿&rdo;,幽暗險隘的道路,信讒易怒的&ldo;荃&rdo;,糊塗搖擺的&ldo;靈修&rdo;,滿屋子的惡草,造謠嫉妒的婦人,化為茅草的荃蕙,蕪穢的眾芳等等,不僅兆示祖國的危機,也將那些禍國殃民的群小揭露得淋漓盡致。總之,屈原將以自己進步的政治觀點,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鞭撻庸君佞臣們的階級偏見和反動本質。
屈原寫詩,素來注重藝術性。在他看來,任何一首詩,一篇文章,無藝術性,便無強有力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因而每寫一首詩,該用怎樣的藝術手法,也像思想內容、情節結構一樣,下筆前便考慮得綱舉目張,成竹在胸,不似有些人那樣,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寫到哪裡算哪裡,全無計劃,更無腹稿,瞎忙了一氣,竟是廢品。
屈原要讓比興、象徵作為《離騷》藝術表現上的最大特色。比興在《詩經》裡已開其端,但大多作為特定的修辭手段使用。在《離騷》中,屈原則欲將這種手法擴充套件到詩篇的整個藝術構思上,藉以塑造出一組組富於象徵色彩的意象群來。詩中的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為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外,他欲幻化出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好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1結成了婚約,後因受到眾女的嫉妒與讒毀而終被遺棄。女伴責備她太固執,但她仍堅持自己愛美的本性。她想爭取回到丈夫的身邊,但天閽不納;又想物色一個同心同德的女子接替自己,但卻終未選中。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接受了靈氛的勸告,出門遠遊以尋求&ldo;兩美必合&rdo;的命運。正當一切就緒踏上旅程的時候,望見自己的故鄉又不忍離去。於是她按照彭鹹的神示仍回到祖國的土地上。這是屈原借用男女關係為喻所展示的一條愛情線索,它跟屈原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出詩篇的寫實與虛擬的兩重世界相互轉化、相互交融、迷離恍惝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加綽約的風姿與芳菲的情韻。
--------
1朱熹《楚辭集註》稱&ldo;靈修&rdo;&ldo;蓋婦悅其夫稱&rdo;。
在《離騷》中,屈原欲發揮大膽的想像,並大量引用神話傳說材料和歷史人物故事來託諷現實,連草木禽獸都將使其獲得人格化的象徵意義。要使人間和天上、過去和現在,人情和物態,諸多方面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形成充滿奇情幻思、光怪陸離的形象體系,以產生巨大的藝術魅力。
《離騷》的語言要富有音樂性,詩中隔句用一個&ldo;兮&rdo;字,以增強朗讀效果。全詩大致兩句一韻,使其變化有一定的規律。為了詠嘆抒情方便,儘量多用些&ldo;之&rdo;、&ldo;品&rdo;、&ldo;魚&rdo;、&ldo;模&rdo;之類的洪音字。為了成功地形容事物的狀態,便於表情達意,屈原欲在《離騷》中大量使用雙聲疊韻字。雙聲字如&ldo;零落&rdo;、&ldo;陸離&r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