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屈原最終唱出的依然是失望之辭,因為夢幻畢竟是夢幻,現實終究是現實,詩人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傾吐出的是極度矛盾而又無人可訴的心理。
公元前303年,齊、韓、魏因楚負其縱親而伐之,楚使太子橫質於秦而請救,秦出兵救楚,三國引兵去。
為了深入民間,四處採風,屈原並不總與嬋娟、奴僕生活在一起,常常孑然一身,雲遊於窮鄉僻壤,結交翁嫗田夫。有一段時間,他居住在楚韓接壤處的一幢河神廟內,小廟低矮狹小,殘垣斷壁,隱於荊榛竹林。每年汛期,都有人居住於此,看護河堤,報告汛情,以便及時採取防汛措施,因而這裡床榻、炊具,一應俱全。雖說因長時期未動煙火,這裡頗有些潮濕,染上蛛網,灶穴兔窩,頗有些骯髒邋遢,但幾經清掃整理,倒也幽靜涼爽。因為屈原要在這裡創作《思美人》,才特意尋了這麼個少幹擾的處所。
廟前是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上架著木板橋。踏著木橋,渡過溪去,是一片翠綠欲滴的竹林。走出竹林是一片開闊地,一座座落在小河岸畔的涼亭翹簷屹立,清晰可辨,此乃楚韓邊亭,小河的彼岸便是韓國的土地了。屈原時常到竹林中散步,有時也坐於涼亭的石鼓上,眺望河那邊的情形,或與從河那邊過來的三三兩兩的人對幾而坐,彼此拉些家常,但卻不曾走出涼亭,渡河到對岸去一遊。
《思美人》是屈原抒發思念懷王的詩,內容早已成竹在胸,只是他的筆端飽蘸著的並非是墨,而是沸騰的熱血,一腔激情。屈原雖承受著幾近滅頂的打擊,但卻並沒有灰心絕望,在思想情緒上依然充滿著高度的自信。在這首《思美人》中,他要表明自己對懷王真切思念的情愫。他經常涕泗交流地凝望著郢都,&ldo;?[涕而佇眙&rdo;(擦乾了涕淚久久地盼望),有許多要說的話而無法向君王訴說,&ldo;言不可結而詒&rdo;(要說的話也無法向你講)。因為&ldo;志沈菀而莫達&rdo;(心情沉悶壓抑難以表明),他的一腔思念,只得&ldo;寄言浮雲&rdo;(請浮雲傳達這些話兒),&ldo;致辭歸鳥&rdo;(託回郢都的鳥兒捎信)。在這首《思美人》中,他要表達自己從&ldo;獨歷年而離愍&rdo;(我個人多年來遭受憂患)的遭遇中,從&ldo;車既覆而馬顛&rdo;(車已翻了,馬也倒下)的沉重打擊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再次崛起中注重策略,採取&ldo;勒騏驥而更駕&rdo;(重新駕起千里馬的車)的方法重新開始,取得最終勝利。屈原既已來到這&ldo;媒絕路阻&rdo;(無人說合,道路不暢)的邊遠之地,倘無&ldo;聊假日以須時&rdo;(姑且費些時間等待時機)的從容,便絕無&ldo;勒騏驥而更駕&rdo;的高昂情緒和雄心壯志。在這首《思美人》中,他要集中反映自己到漢北以後的活動。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屈原從沒有停止過戰鬥,他在這楚之邊區進行著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培養人才教育民眾的工作。他在山區的&ldo;大薄&rdo;(草木叢生的地方),漢水流域的&ldo;長洲&rdo;,發動教育民眾愛國衛國,並培養了一批可&ldo;備以交佩&rdo;(備置它們用來左右佩帶)的改革人才。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做著變法改革的試驗,這便是他能夠&ldo;?{?菀雜橛恰保ㄅ腔蠶?憂),靜&ldo;觀南人之變態&rdo;(觀賞南方人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原因。在這首《思美人》中,他表達了自己從邊區民眾對改革的態度中得到的鼓舞和喜悅,這堅定了他&ldo;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rdo;(香花和汙穢混雜在一起,芳香總不會被惡臭掩蓋)的信念。因為改革的大得民心,所以他堅信,儘管讒人高漲,改革的成效是瑕不掩瑜的。在《思美人》中,他從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入手,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