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洪武二十五年。
九月十二日。
立朱標第二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祭告太廟。
諸般政事,儘先稟告皇太孫朱允炆裁決。
這個訊息,透過報刊,在大明朝的疆域內,飛速傳播。
幾家歡喜,幾家憂愁。
陝西。
周易坐在馬車上,手中拿著一份報紙。
盯著頭版頭條:
“立朱標第二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良久不語。
雖然,這件事情,並不讓周易意外。
不過還是讓周易唏噓不已。
朱允炆能做一個好皇帝嗎?
很明顯,不能。
他沒有那個能力的,知道嗎?
倒也不是周易瞧不起朱允炆。
周易甚至認為:
成長於和平年代的皇帝,或者說,成長於和平年代的人。
總是喜歡相信宏大、完美但卻是空洞、難以執行的學說。
並認為這些學說,可以很輕易地便在這個社會之中執行。
而不知道,這些學說在這個社會中執行的時候,
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不斷地解決、不斷地修正。
也不願意親自接觸最真實的社會,不願意瞭解這個世界真正的執行道理是什麼樣的。
或許也曾經讀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往往落實在行動中是,總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周易嘆了一口氣,把手中的報紙,放在了一邊兒。
招呼著身邊和周易一同出來遊學的學生們。
在田間地頭,尋找植株高大、顆粒飽滿的高粱,運到南京城中,以備實驗。
從而得到真正地高產高粱種子。
皇城。
朱元章孤獨地靠坐在大殿上,抬頭望著郊外的皇陵。
那是安葬馬皇后和太子朱標的地方。
朱元章雖然不知道,他到底還能活多少日月。
但總是有一種,大限將至的感覺。
要不然,也不會如此潦草的把江山交給朱允炆。
由朱允炆進行日常政務的處理。
朱元章知道,按照朱允炆目前的政治水平。
是很難單獨處理政務的。
把政務交給朱允炆處理,不如說是交給朱允炆身邊的幾個幕僚處理。
朱元章長嘆了一口氣。
朱元章廢除了丞相制度,但實質上卻沒有廢除“丞相”。
即使朱元章是一個足夠勤奮的皇帝,但大明朝日常事務繁多,總需要有一個人協助處理。
朱元章選擇的人,就是太子朱標。
這無疑是對太子,或者說皇太孫的政治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
朱標能力足夠,可是皇太孫朱允炆的政治素養卻遠遠不足。
那麼朱允炆周邊兒的人,就以提意見的名義,真正地參與到了決策之中國。
至少……不能將宰相恢復,以免我朱家的子孫,被那群文官架空!
朱元章注視著窗外,心中百感交集。
蜀地,成都。
蜀王府的教師方孝孺,拿著報紙觀看。
當方孝孺看到頭版頭條上,是朱允炆被確立為皇太孫的時候。
激動地雙手顫抖。
前些年,皇帝朱元章金殿召對方孝孺。
居然言說讓他在基層待二十年,而且把他方孝孺近似流放地驅逐到了蜀地。
前幾月,南京城來的周易。
居然指著他鼻子罵他,讓他方孝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