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鎮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殷代的跪葬和玉石人坐像雕刻表明,跪坐確是當時最常見的起居儀節,特別是下人伺候主子時,尤得保持這種畢恭畢敬姿態。記時專稱住字的約定俗成,說明這種跪坐式不僅流行於殷代上層社會階層,而且當下層階級服伺主子時也必須遵循的。
時稱大食和小食,一在上午,一在下午,反映了殷人一日兩餐的生活方式,上午一餐稱大食,似人們較注重上午的進食,可能是為適應食後的力作,而下午一餐後時近日暮,&ldo;日入而息&rdo;,小食即可。在生產所獲物質生活資料不太豐富的古代,人們已能相應合理調節飲食方式。雲夢秦簡《日書》和馬王堆帛書《陰陽五行》記時有&ldo;蚤(早)食&rdo;、&ldo;莫食&rdo;、&ldo;下鋪&rdo;之稱,則流行至今的三餐制當是秦漢以來事。
上古時期人們的進食每每是圍爐而食,但史前中原地區人們就食時未必就是採用蹲居、箕踞或跪坐式。西安半坡仰韶遺址一號房址的灶炕周圍發現八塊圓形扁平體卵石,表面有光滑的使用痕跡,背面卻無,當系座石2。銅川李家溝遺址一座住宅,灶坑邊也有三塊鵝卵石座1。綏德小官道龍山遺址一座住宅,灶坑邊發現座石一塊2。甘肅永靖馬家灣遺址發現的五座住宅,都是灶居室中央,旁邊有座石,長寬在20~30厘米左右,作長方形3。這表明當時可能有圍爐坐於石塊而就食,這類石塊久用不棄,具有小凳的性質,置之居宅,大概可視為最原始的一種傢俱吧。當然人們也會同時採用其他坐式,順乎姿勢自然而不致吃力體累而已。遼寧東山嘴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陶塑人像,皆作盤膝正坐式,右腿搭在左腿上,腳心方向均順其自然,有的下身底部滿飾席紋4,可能人們就食時也是採用這種流行的坐式,盤坐席上而食。前引文獻&ldo;夏禹為茵蔣席&rdo;,似夏人坐食以踞、盤、蹲為常。殷人就餐時大都是跪坐,甲骨文饗字作■,象兩人圍食器跪坐對食。陝西綏德■頭村出土商代銅鉞,有銘饗字作■5,兩人跪坐對食,其中一人伸手取皿中食物,形象十分生動。
大、小食的時間專詞實乃出自習以為常的生活用語,至於商未王紂&ldo;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保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rdo;6,這已越出兩餐制的常規,自當別論。
大采、小採、夙幾個時稱,來之敬祈日月的禮俗。《國語&iddot;魯語下》有&ldo;大采朝日&rdo;、&ldo;少(小)採夕月&rdo;。夙字則象一人跪而祈月之形,《說文》&ldo;夙,早敬也。&rdo;不過敬祈日月未必天天進行,可能恆行於一歲或某月某個比較固定的日子,有人們所認識的天象標準為之依據,久之而成為常禮俗信。
時稱■字象埋骨於坎,殷人事鬼,■可能屬於一種&ldo;二次葬&rdo;的宗教葬儀。這個時稱只見於武丁時,後來即廢除,乃一代習俗損益所使然。
甲骨文提供的殷商記時制,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作息習俗,如果結合其他資料進行歷吏的綜合考察,那麼這份遺產在社會生活史上的價值也就益顯可貴,一幅3000多年前作息起居的生活畫卷,形象而生動地再現人們眼前。
6 《逸士傳》。
7 《莊子&iddot;讓王》。呂81@
1 《國語&iddot;魯語下》。
2 於省吾:《關於古文字研究的若干問題》,《文物》1973年2期。
3 別詳拙作:《試論殷代的記時制度》,《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年。
4 《國語&iddot;周語上》。
1 《考古學集刊》1984年第4集。
2 《考古學報》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