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第1/2頁)
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1231年起,蒙古帝國連年對高麗用兵,尤其是貴由汗和蒙哥汗時期更是&ldo;凡四命將徵之,凡拔其城十有四&rdo; ,高麗王不得不遷都江華島。雖然蒙古軍在當時戰無不勝,但因為高麗早已形成武人政治,民心士氣要比日後的李氏朝鮮強得多,面對侵略節節抵抗,對於蒙古軍造成很大殺傷,甚至擊斃過蒙古統軍元帥撒禮塔。
高麗畢竟是一個小國,小國的可悲之處在於,當與大國交鋒時,如果沒有其他大國的幫助,無論多麼頑強也無法免於滅亡。蒙古帝國雖然不能把高麗一口吞掉,但只要堅持不懈的打下去,勝利還是屬於自己。
終於,在艱苦抗戰28年之後,尤其是&ldo;都房&rdo;政權第四代執政崔竩被殺後,公元1259年,高麗高宗向蒙古帝國投降,派太子王倎入質。
城下之盟的滋味很不好受,蒙古帝國對於長期堅持抵抗的國家一般懲罰都十分嚴厲。高麗這次投降,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可想而知。莫說&ldo;兄弟之盟&rdo;,就是能否保持獨立地位都在未知之數了。
然而,高麗王父子尚不知道,這時候的蒙古帝國大汗蒙哥汗已經快要去世,忽必烈的大元王朝已經呼之欲出。
【正文】
情形的變化雖非人所能預料,但一些歷史上的成功者總是會在變化時的選擇當中佔得先機。高麗太子王倎便是這樣的人。
1259年,蒙哥汗死於南征南宋的征途上。此時,王倎正奔波在遵照大汗聖旨前往四川的路上。聽聞到大汗死訊,這位高麗太子沒有再西進,而是前往汴梁,和當地官員一起迎接也是得到訊息從鄂州返回的忽必烈,並跟著忽必烈一起回到了其大本營開平。
王倎太子的押寶,使得日後的高麗安享百年太平,作為一個弱國儲君,他的眼光可稱睿智長遠。
忽必烈在開平即位,建元中統,開始了和弟弟阿里不哥的爭位之戰,至於如何懲罰近三十年拒不歸附的高麗自然不可能在議事日程之內了。而也在這一年,高麗高宗王皞病逝,訊息傳來,忽必烈謀臣趙良弼和廉希憲一起進言,認為應該立即送王倎回國即位,這樣高麗便會感恩戴德,一心內附。
忽必烈早就對王倎的作為很滿意,立即接受建議,以國王之禮款待王倎,賜以虎符、封冊和高麗國王印,並派精兵護送其回國,同時下詔赦免高麗之&ldo;罪&rdo;,表示對高麗全國上下&ldo;首謀內亂,旅拒王師,已降附而還叛,因仇讎而擅殺,無所歸而背主亡命,不得已而隨眾脅從&rdo;等等作為全部&ldo;罪無輕重鹹赦除之&rdo;,答應&ldo;完爾舊疆,安爾田疇,保爾家室&rdo; 。同時,對於屯駐高麗的蒙古軍全部撤回,曾經虜獲的高麗百姓也全部放歸,當然寬大之餘,對於兩國關係也要明確,規定高麗有&ldo;納質、助軍、輸糧、設驛、供戶數籍&rdo;等義務。
王倎回國即位,這便是高麗元宗,不久改名為王禃。雖然蒙古入侵讓國家殘破,但現在沒有了&ldo;都房&rdo;執政,實權回歸王室,又保住了國家的獨立地位,就這樣安心的做大元朝的東部屏藩,元宗的日子本來該很好過的。
然而,元王朝和其他王朝不同,尤其是忽必烈時代,對開疆擴土極為熱衷。為了滅亡南宋,也為了征服日本。忽必烈不停地要求高麗履行助兵資糧的義務。至元五年(1268年)夏,更是責令高麗&ldo;當造舟一千艘,能涉大海可載四千石者&rdo;,用於攻打南宋和日本之用,並且明說&ldo;死者有之,生者亦有之&rdo;‐‐不要強調什麼&ldo;人民殘少&rdo;之類的藉口,就是死人也得給我造!
元宗是忽必烈立的,再加上深切知道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