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2頁)
班布林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位察必大妃以後是大元王朝的首位皇后,其人深明大義,是忽必烈的賢內助,每當重要的歷史關頭,她總是有著比丈夫甚至丈夫身邊謀臣更精明深邃的眼光。這一次,只是她的牛刀小試。
【正文】
剛結束了和哥哥的暗鬥,又要和弟弟鬥智鬥勇。忽必烈想必相當鬱悶,但相對於蒙哥汗,阿里不哥還是要好對付的多,他沒有如郝經的估計那樣搶先宣佈繼位,這給了忽必烈充足的應付時間。在郝經的謀劃下,忽必烈輕裝簡從,以最快的速度向大本營挺進。途中,又接受廉希憲的建議,派趙良弼入關中監視蒙哥汗留在六盤山由渾都海統帥的四萬騎兵,為日後控制關中做準備。
是年閏十一月二十日,日夜兼程的忽必烈回到燕京。緊接著迅速將脫裡赤召集的部隊遣散,並派出使者對弟弟進行斥責。
阿里不哥等人都沒有想到忽必烈胡來的如此之快,一時間慌了手腳,為了暫時安撫住哥哥,他只好派使者去做解釋,並送上很多禮物,表示自己不再調兵。但同時,他也向哥哥提出了一個難題:請忽必烈回和林,參加&ldo;庫裡臺大會&rdo;,商議汗位繼承人選。
阿里不哥的支持者都在漠北,又掌握著和林實權,現在兄弟二人已經攤了牌,去和林開會可說凶多吉少。但要是不去,便是理虧,在法統上又說不過去。
忽必烈左右為難。
謀臣的職責,就是在主君猶疑之時及時的提出建議。廉希憲、商挺立即進言,認為忽必烈不但不應該回和林,而且應無視傳統,立即宣佈繼承汗位,&ldo;今若早承大統,頒告德音,彼雖遷延宿留,便明叛逆。安危逆順,間不容髮,宜早定大計&rdo; ,&ldo;先發制人,後發人制。天命不敢辭,人情不敢違,事機一失,萬巧莫追!&rdo;
與此同時,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們,也就是蒙古帝國的東道蒙古宗王也在塔察兒的帶領下來到燕京。塔察兒是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嫡孫,所領蒙古千戶最多,是東道諸王之長。他在自己的師傅撒吉思勸告下倒向忽必烈,塔察兒一表態,所有的東道宗王便都決定了將寶壓在哪一方,這也帶動了合丹(窩闊臺汗幼子)、阿只吉(察合臺孫)、只必帖木兒(窩闊臺次子闊端之子)等西道宗王。
謀臣的謀劃,叔伯兄弟們的支援,使忽必烈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在開平召開&ldo;庫裡臺大會&rdo;,借宗王之口確定自己繼位。
1260年三月初,金蓮川灤河畔開平城召開由忽必烈主持的&ldo;庫裡臺大會&rdo;, 合丹、阿只吉、只必帖木兒、末哥(忽必烈異母弟)、塔察兒、移相哥(成吉思汗弟哈撒兒之孫)、忽剌忽兒(成吉思汗弟哈赤溫之孫)、爪都(成吉思汗弟別勒古臺之孫)、納鄰合丹(哈赤溫孫)等宗王和以木華黎之曾孫忽林池為首的功臣貴戚共推忽必烈繼承大汗汗位。
因為和儒士們相處久了,忽必烈也學會了中原皇帝&ldo;三辭三讓&rdo;的禮節,多次推讓後,才&ldo;勉強&rdo;答應繼位。與歷任大汗不同,忽必烈頒布了年號&ldo;中統&rdo;,還頒下即位詔書,這已經完全是中國皇帝的做派了。這一年,他46歲。
此次&ldo;庫裡臺大會&rdo;在蒙古歷史的重要性僅次於1206年在斡難河畔召開的那次擁立鐵木真為&ldo;成吉思汗&rdo;的大會。成吉思汗的被擁立,標誌著&ldo;也客•蒙古•兀魯斯&rdo;(大蒙古國)的建立,而忽必烈成為可汗,則標誌著蒙古帝國的崩潰。
四月,晚了一步的阿里不哥於和林在阿速臺、玉龍答失、昔裡吉、阿魯忽(察合臺後王)、木哈兒(旭烈兀之子)以及阿蘭答兒、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