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光武帝劉秀自公元25年稱帝,至公元57年去世,在位33年。前31年使用&ldo;建武&rdo;年號,後2年改用&ldo;建武中元&rdo;年號。他統治時期,中國國勢昌隆,號稱&ldo;建武盛世&rdo;。
《後漢書》作者範曄評價劉秀說:&ldo;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rdo;
劉秀的&ldo;建武盛世&rdo;,為後來的&ldo;明章之治&rdo;以及近200年的東漢劉氏王朝的統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劉秀在洛陽病逝,享年63歲,葬於原陵(今河南孟津縣謝村),廟號世祖,諡曰光武皇帝。劉秀四子劉莊繼承皇位,即漢明帝。
明章之治
明帝開明治天下
公元57年二月戊戌,光武帝去世,他的第四個兒子,即太子劉莊繼位稱帝,改年號為&ldo;永平&rdo;,是為漢明帝。
明帝劉莊自幼就十分聰慧,勤學好讀書,10歲就能讀懂《春秋》,後又精通《尚書》等儒家經典。光武帝劉秀甚為驚奇,因此特別寵愛他。雖然歷來皇位繼承人是立嫡或立長,但劉秀最終改立他這個才華出眾的兒子為皇太子,讓他繼承了皇位。
光武帝統治時期,政治上相對安定,社會經濟也得到了一定發展。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使這一局面得以繼續。
明帝繼續實行與民休息的開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國、法令分明,整肅吏治、嚴懲不法官吏,要求&ldo;有司勉遵時政,務平刑罰&rdo;。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如尚書閻章因二妹為貴人,不得遷任要職,館陶公主為子求郎,明帝也不允許,僅賜錢千萬;功臣竇融子孫驕縱不法,永平五年(公元 62)下詔諸竇為郎吏者皆攜家屬歸故郡,後竇融長子穆,孫勛、宣皆因罪下獄,被處死。永平十四年楚王英謀反事發,被株連以至死、徙和系獄的京師貴戚和諸侯更達數千之眾。
範曄在《後漢書》中評價明帝&ldo;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內外無幸曲之私,在上無鄉大之色。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故後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rdo;
明帝還要求臣下奏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用浮誇之詞。
社會經濟方面,則減輕賦稅,鼓勵農桑,興修水利。當他看到黃河水給百姓帶來的災禍時,不禁憂心忡忡,因而召集大臣商議治河之道。公元69年,他派水利專家王景治理黃河,王景修治汴渠完工後,消除了自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汴渠東侵之害,從此使黃河900多年未發生重大改道。他還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永平九年至十二年,由於&ldo;歲比登稔&rdo;,出現了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繁榮局面。
在思想文化方面,明帝提倡儒學,命皇太子、諸王侯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孫等習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立學於南宮,號&ldo;四姓小學&rdo;,設定&ldo;五經師&rdo;以授其業。他還曾親臨辟雍給大學生們講授經義。明帝好佛,當他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便在公元68年派遺蔡愔、秦景等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經、佛法,並於第二年在洛陽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佛寺--白馬寺。明帝聘請天竺高僧在此譯經、傳教,從而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在對外方面,漢明帝很少用兵,實行民族團結政策,使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友好關係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永平元年,西自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