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五十五回 救義兄大鬧汴梁
孟良一把抓住狄玉陶,問他為何把六郎調進京?狄玉陶不敢隱瞞,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原來,謝金吾被殺的那天晚上,家人連夜給兵部司馬王強送了信。那王強天剛放亮就到金殿報喪,對皇上說明新科伏元被殺的事。天子趙恆一聽,嚇了一跳,文武官員也都大吃一驚。皇上傳旨,派雙天官寇準和王強前去驗屍。
他倆帶人到狀元府,問狀元被殺的經過。家人說:「兇手是跳牆進來的,在後院殺死一條狗,大廳裡殺死狀元夫妻倆、四個家人,還有個唱曲的姑娘。」寇準和王強領男女仵作進大廳。剛進屋,寇準見粉皮牆上寫著兩首詩,寇準看完,嚇傻了,從詩句上看,是楊府人殺的。又一想:殺死人怎麼還留詩呢?他一回身,見王強正仰臉看詩。老賊看完,氣壞了:「好啊,這是楊景殺的!」他忙叫人抄下來,奔金殿狀告楊六郎。皇上生氣了:「這還了得,把他抓來!」寇準說:「且慢!萬歲,人命關天,不可草率行事。抓賊要贓,抓姦要雙。您怎麼斷定六郎是兇手?」「詩上寫了。」「寫什麼?」玉強說:「『你到邊關去找我』,誰在邊關?因為上次謝金吾鬧他楊府,兩廂結仇,他才殺我的姑爺、姑娘。」「六郎在邊關,怎麼能殺謝金吾?」「他不會回來呀!那上邊寫『孝敬老孃無債侯』。太君只剩六郎一個兒子,若不是他,哪個管太君叫娘呀?」「萬一有人黑地栽贓,嫁禍於人呢?」王強一聽,有些道理,他又忙搶著說:「不管是不是,牆上詩句牽連著楊景,就該把他調入京城,三推六問。」寇準替六郎著急,忙找理由向皇上奏本:「把六郎調進京城,三關誰來把守?還有雁門關、代州、瓦橋關,皆是咽喉要地,六郎一走,恐怕關口有失。」王強說:「那不要緊。我有個學生,叫狄玉陶,現在我兵部司馬府當差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足夠帥材。六郎回京,可叫狄玉陶臨時為帥。」皇上準本,叫狄玉陶出京。
出京前,狄玉陶先到天波府抓人。沒找著六郎,間太君,太君矢口否認。
狄玉陶就要奔邊關。臨走,王強把他找到無人之處:「我已保舉你為邊關臨時大元帥,過幾天就成為正式的了。你要想法治服邊關二十四員將,能拉的拉,不能拉的就殺。副元帥花刀太歲嶽勝,這個人的才學比你大,和六郎是盟兄弟,他們有刎頸之交。六郎的帥權讓給你,他準不服,得找個茬兒把嶽勝殺了。還有孟良、焦贊、楊興這幾個大草包,只要用小恩小惠,就可把他們拉過來,為你賣命。」狄玉陶銘記在心,領旨剛到邊關,就要殺嶽勝,沒想到遇上孟良這麼個愣頭青,孟良想:怪不得我六哥和我斷交情,原來是怕連累我們。現在他被調進京,必然凶多吉少,咱們不管,算什麼朋友?想到這,手起斧落,「喀嚓」一斧,結果了狄玉陶的性命,焦贊也忙把嶽勝放了。邊關眾將一看殺了元帥,全嚇傻了:「兄弟,你這不是惹禍嗎?」「六哥命都沒了,咱們怕個什麼?」嶽勝心細:「現在木已成舟,咱進京救六哥去!」他忙把人馬分為兩半,岑林、柴幹、郎千、郎萬等人守邊關,嶽勝、孟良、焦贊、楊興回京。因殺了奉旨欽差狄玉陶,帥印沒人執掌,孟良說:「帶回京城,給六哥送去。」「好,就這麼辦。」點齊兵馬,不打旗號,直奔京城。
離城二十里,嶽勝叫紮下營盤,先派焦贊、孟良二人邊城打聽。二人大模大樣進到城裡,正見百姓仨一群、倆一夥,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都奔午門走去。焦贊問一個百姓:「出什麼事了?」「午門外要殺楊郡馬。也不知哪個挨刀的,他宰了人不認帳,留下血詩,硬往郡馬身上推。」他一聽,臉象巴掌打的一樣,心急如火:「快走,救六哥去。」
原來,六郎進京後,沒迴天波府,先上八寶金殿面君。皇上問:「謝金吾是不是你殺的?」六郎說:「不是!」王強說:「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