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屈原》是中華劇藝社的代表作,也是山城霧季裡最精彩的一個戲,中華劇藝社集中了全力來注意它,為的是在藝術方面有所貢獻,而開闢一條新的道路,讓戲劇與音樂配合,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嘗試。由於昨天彩排的成功,而使我們確信演出者與導演者的冒險精神。
參加《屈原》演出的人,都是全國最有名的演員,把這些人集攏在一塊兒,不僅是不容易,而且也使每個參加演出的人感到困難,每個人為著他們自己的藝術生命,不得不在演出技巧方面下一番苦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屈原被鎖住雙手、雙腳,禁錮在東皇太一廟中,面臨忠良受害,奸佞得逞,楚國岌岌可危,屈原怒火萬丈,心肺欲炸。面對著驟風暴雨,聲嘶力竭:
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一切都睡著了,都沉在夢裡一都死了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應該你盡力咆哮的時候!
炸裂呀,我的身體!炸裂呀,宇宙!讓那赤條條的火滾動起來,像這風一樣,像那海一樣,滾動起來,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汙穢,燒毀了吧,燒毀了吧!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我們只有雷霆,只有閃電,只有風暴,我們沒有拖泥帶水的雨!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裡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
&ldo;雷電頌&rdo;,以叱吒風雲,氣吞山河之勢,震撼著國泰大戲院,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房。它道破了人們要說說不出,想說不敢說的肺腑之言。它開啟了禁錮人們心靈的閘門,使抑制、窒息了許久的情感,似高山瀑布,奔騰直瀉!
是懷古,是諷今?是歷史,是現實?是屈原在怒吼,還是山城、江水在咆哮?這一連串的問題似乎誰都說不清,又誰都很清楚。
一部《屈原》把整個山城,不,把戰時的蔣管區都鼓動走來了。大後方的人們從《屈原》裡得到了情感的發洩,精神的滿足,摧毀黑暗的力量。
《屈原》一劇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驚恐與憤恨,在他們控制的《中央日報》和其他御用報刊上,大肆攻擊《屈原》粗暴,&ldo;歪曲史實&rdo;;《新民報晚刊》稱《屈原》是&ldo;冒險演出&rdo;。
對此,郭沫若都一笑置之。為了感謝演員演出的成功,他特地寫了《十四絕贈演員諸友》,其中贈白楊的一絕是這樣寫的:
南後可憎君可愛,
愛憎今日實難分。
渾忘物我成神化,
愈是難分愈愛君。
遠在桂林的田漢知道這件事後,對《屈原》也賦詩讚美。詩的最後一絕是這樣讚頌白楊的:
絕代風流憶白楊,演來南後藝彌光。
梨渦莫漫擬胡蝶,不向倭兒鬥豔妝。
就在這萬人空巷的日子裡,白楊清楚地記得,一天晚上,百多位從數十里外的沙坪壩趕來的大學師生,看《屈原》到深夜,沒有交通工具回去,索性留在劇場,傾訴著看了《屈原》的激昂情懷,抒發著對黑暗統治的憤懣情緒。
他們說著,說著,乾脆模仿著《屈原》,齊聲復誦起&ldo;雷電頌&rdo;來‐‐&ldo;炸裂了吧!&rdo;&ldo;鼓動吧!&rdo;&ldo;咆哮吧!&rdo;&ldo;你們滾下雲頭來!我要把你們燒毀!燒毀!燒毀!&rdo;
顯然,這是屈原的思想、精神,匯成了澎湃的驚濤激浪,在猛烈地衝擊著腐朽沒落的蔣家王朝。那陣陣震耳欲聾的聲浪,在這黑沉沉的山城裡,在這高高聳立的&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