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隱約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危險。其實,讓這些愚昧者或者假裝愚昧者覺醒過來也很容易:讓他們換成那個念錯一句話就被判處二十年徒刑的張某,讓他們享受享受被皮帶上的銅頭抽打臉頰的滋味,讓他們像大興縣的村民一樣被專政機器活埋,他們還會熱愛&ot;文革&ot;、還會歌頌&ot;偉大領袖&ot;嗎?
我以前也朦朦朧朧地聽說,重慶&ot;文革&ot;的武鬥堪稱全國之冠,看到你在信中的描寫,我才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我想,我們有責任讓那些悲慘的事件不再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捍衛記憶和拒絕遺忘是我們的方式之一。
今年春節,你沒有回家過年嗎?你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北京,想想也真可憐。北京又聽不到鞭炮的聲音,大城市裡有多少過年的氣氛呢?你的身邊有好玩的朋友嗎?你們會到郊外放鞭炮嗎?
而我,真想飛到北京來陪你啊。可是,不行,我要去看望外婆。我都有一年多沒有見到外婆了。趁著過年,我跟全家人一起回到了鄉下的外婆家。在我們家人團聚的時候,我忽然想起孤獨地在小屋裡準備論文的你來,鼻子就發酸。媽媽看出了我有心事。可是,我不告訴她。
今天一大早,我趴在床上給你寫信,頭未梳,臉未洗,卻在鏡中看到自己滿面的光輝,雙目灼灼的閃亮。因為我剛才一直躺著看你的信、讀你的書--我把你的信和書隨身攜帶著。一段段誠摯的文字攪活了我滿身經脈,啟用了我熱血沸騰。
現在,也是江南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料峭的春寒讓我想起了雪萊的《西風歌》--
若使我是片你能吹動的枯葉,
若使我是與你同飛的流雲;
一絲在你的威力下喘息著,分有
你浩然之氣的波浪,只趕不上
你的自由,啊,不可約束的大力!
甚至於若使我還在我的稚年,
能做你在天上漫遊的伴侶,
以為能跑得比你在天上的
遨遊還快;我決不會這樣感到
痛切的需要,向你努力禱告:
吹起我來吧,像一絲浪,一片葉,一朵雲!
我墜在人生的荊棘上,我流著血!
時光的重擔鎖住且壓著一個
太像你的人:難馴,輕捷,而驕傲。
這是翻譯家朱生豪譯的原作的第四節。
這些天,我在讀朱生豪的傳記。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是我喜歡的譯本,它古雅而不失靈動,質樸而不失精美,猶如一塊溫潤的玉石,將中國和西方文化、文學與文字的美融為一體。
而讓我最感動的是朱生豪與宋清如之間&ot;才子佳人、柴米夫妻&ot;的愛情故事。兩人是在杭州錢塘江畔、秦望山頭的之江大學相識的。這裡風濤流泉、綠樹紅樓的景緻我太熟悉了。
很多年後,宋清如回憶初次認識朱生豪的情景時說:&ot;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地,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ot;我初次見到你的樣子,也差不多呢。
兩人從詩友開始,逐漸產生了感情。一九三三年早春,朱生豪邀請宋清如去靈峰探梅。玉泉山後的靈峰,是江南賞梅的勝地,我去過好幾次。假如你春天來杭州,我一定會陪你去的。
按照常人的邏輯,朱生豪畢業在即,應當是向女方傾訴衷腸的時候了。然而,他除了向深愛的女孩介紹梅花之外,依然默默無語。靦腆而內向的他,一直&ot;金口難開&ot;。
這時,就連朱生豪的同寢室好友彭重熙也感到著急了,他代好友寫了一首送給宋清如的《蝶戀花》,其中有&ot;卿是寒中梅,我是梅邊雪&o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