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第1/2頁)
毛佩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不相信朱棣會就此罷兵。朱棣也不相信朝廷會真的遵守諾言。雙方都在故作姿態,要求對方做出實質讓步。
薛巖回到南京,向建文君臣報告此次燕軍之行。他帶回來一個資訊,燕軍軍容整肅,上下一心,戰場上既不好對付,用計謀也難於使其上當。
在使命往還之時,燕軍與官軍之間的較量並未停止,雙方都在做出新的佈置,勿寧說在醞釀著一場新的大戰。
薛巖出使燕軍是在四月十六日,就在五天以後的二十日,總兵官盛庸便令驛馬傳書吳傑、平安,領兵會合德州以圖北進。薛巖離開燕營後不到十天,彰德各處及德州的兵馬便襲擊了燕軍的運糧兵,殺死數百人,活捉了指揮張彬。五月十五日,官軍再襲擊燕軍餉道。官軍的行動令朱棣不能容忍,總兵官調兵的驛書,又被燕軍截獲。這些,都成了朱棣擁重為逆的新的口實。為博得輿論的同情,說明曲在朝廷,朱棣於十五日派指揮武勝再次上書朝廷,質問朝廷「遣使息兵」是誠是偽。並表示如此下去,絕不息兵。上書說:
張設機阱,以相掩陷,令人豈能自安?且欲令釋兵,可乎,不可乎?德州、真定之兵朝散,我夕即斂師歸國,今兵勢四集,綱羅四方,不能無畏,是兵絕不可離,離則為人所禍。此不待明者而後知也。
朱棣進一步蠻橫狡辯,說自己擁兵是奉了「皇父明訓」,他指的是朱元璋在世時曾命他節制北平、遼東、大寧、宣府的軍馬,既然受命於太祖,那麼「豈可委捐」?十分明顯,這種狡辯是不合邏輯的。朝廷要朱棣撤兵,可以說與朱元璋命他節制諸軍毫無關係。朱棣說,如果朝廷真的「以社稷為重,宗藩為心,宣大信於天下」的話,就不會計較燕軍所控制的蕞爾之地了。這就更加無理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如果任何一位親王都可以憑藉武力,隨意佔領「蕞爾之地」,那將置朝廷於何地?最後,他又擺出一副只有他才是祖業維護者的架子。並企圖用「親親之義」打動建文帝,而其核心要求是朝廷撤兵:
思維父皇創業艱難,子孫不保,如此之際寧不寒心。今兵連禍結,天下頻年旱蝗,民不聊生。強凌弱,眾暴寡,饑民逢聚,號肅山林,相扇為盜,官府不能禁制。其勢滋蔓,勢有可畏。祖宗基業將見危殆,所謂寒心者此也。抑未知慮至此否乎?
夫天下,神器也,得之甚難,而失之甚易。伏望戒謹於所易失,而持守於所難得,體上帝好生之德,全骨肉親親之義。我弟周王久羈絕繳瘴癘之地,恐一旦憂鬱成疾。脫有不諱,則上拂父皇母后鍾愛之心,下負殘殺叔父之名,貽笑於萬載矣。昔漢文帝稱為賢君。「尺布斗粟」之謠,有損盛德,至今人得議焉。誠願採擇所言,矜其懇切,早得息兵安民,以保宗祧,恩莫大焉。」
然而建文帝不為所動,將武勝逮入錦衣衛監獄。
望不到盡頭的戰爭
朱棣得知武勝已被逮入獄,知道使節戰就到此為止了。它無異於朝廷決定與燕軍再次開戰的宣言。
朱棣說:「今武勝既執,則志不可轉。自古敵國往來,理無執使,但執使,即為挑釁。其所以若此是必欲見滅我矣。豈能匏繫於此,為人所制乎?」
朱棣分析官軍形勢,認為其精銳皆集中於德州,其資糧皆須經過徐、沛。他決定調輕騎數千,燒其糧船。如此,則德州之餉必不給,眾必瓦解。然後嚴師待之,以逸擊勞,以飽擊飢,可以必勝。於是,朱棣派遣都指揮李遠等率六千騎,擾官軍餉道。
為了靠近官軍,使之不疑。李遠等人換上官軍的甲冑,但又恐兩軍臨陣,彼此不分,便約定臨戰時每個戰士都要在身後插上一把柳枝。李遠等人直驅東南,漸入官軍控制的地區。他們一路來到濟寧谷亭、沛縣 ,敵人竟未發覺。李遠將軍興以來官軍在此的全部積儲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