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他們已經老了 (第1/2頁)
滿城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哈哈,製造?怎麼製造?正因為簡單,功率又大,所以轉子發動機對材料的要求太高太高,咱們國家的冶煉技術是什麼水平相信你也應該知道一些,連普通發動機的鋼材都無法制造,更不用說這種轉子發動機了。
發動機氣缸主體和其他簡單結構件一般使用金屬澆鑄成形,具體過程又分高壓鑄造和低壓鑄造,金屬融化成液體倒入模具,此過程難點在於降溫凝固過程中殘餘應力、排氣、脫模劑噴淋等導致缺陷的發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嚴重影響壽命,因為金屬疲勞最怕缺陷。其次,金屬材料自身的品質要求亦極高,一般是鑄鐵或鑄鋁,高品質的澆鑄原材料我們國家哪裡有水平製造?
再次模具要精密,耐用,適應自動生產,不能說鑄造了幾個模具就斷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著掌握火候那可不行。
金屬鑄造問題是個天大的問題,毫不客氣的說是中國從古至今的問題,從寶劍對抗圓月彎刀,到現在的發動機製造,都是這個問題。這套技術是典型的蒸汽時代的產物,是所有現代工業的底子,是幾代人乃至十幾代人的智慧結晶,我們國家沒趕上蒸汽時代,建國後又斷了檔,現在整個國家都找不出多少人來。
另外還有機械加工,要有上好的車床,車刀,車工。
同樣一個零件,選擇不同的方向和走線切出來,壽命卻明顯不同。這些技藝,怎麼辦。發動機的活塞要在缸孔中千萬次的來回運動,其誤差要求極高,其壁表面加工要求一種工藝,叫做珩磨,保證缸孔表面耐磨而且還能附著一層油膜保證密封效能。
這時珩磨的材料,工藝,方向又來了,此過程走不好,缸孔哪怕彎那麼一點點,活塞千萬次的運動便會加速發動機的老化。曲軸孔是多檔的間斷長孔,尺寸精度、圓度、同軸度、表面粗糙度每一項要求都非常嚴格,這些都是數控車床的本事,我們國家現在根本沒有如此精準的車床,我聽說在島國都能製造出直徑為零點零三厘米的鑽頭了,可咱們國家,零點一厘米的轉頭都無法生產,你說怎麼辦?
另外還有裝配工藝,發動機裡面的裝配可不是單用手就可以,而是專業的裝配工具。這些需要經驗,需要技術,更需要時間。
有些零件需要特定的機器進行安裝,甚至螺絲的安裝順序,擰緊的力道都需要經驗和儀器,活塞隙如果混入了細小的硬物顆粒,千萬次的研磨又會造成多大的損壞。
所以裝配環境、工藝、裝置、技術要求非常高,更要命的是,如果前兩步走不好,我們連裝配的機會都沒得練,咱們國家連這種裝置都沒有,哪裡會有這樣的技術工人?沒有,沒有!
還有橡膠,在裝配過程中需要用到有機材料,橡膠是內燃機的核心材料毫不為過,無論是氣缸的密閉性還是油箱、水箱的密閉性,橡膠都是決定性作用。而我們國家高品質橡膠更是一片空白,都是空白。
最好還有那些主要機械零部件,如凸輪,曲柄連桿,齒輪組,軸承,鏈條,液壓件,能做出來是一回事,能長時間穩定的使用算是另一個概念………。
歸根到底還是兩個問題:金屬材料和機械加工。俗話說,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底層有了,什麼都有了。”
說到機械加工,熊懷志真是滔滔不絕,他對當今國外的形勢非常的瞭解,也對國內的行業的弱點非常瞭解,分析也是非常透徹。
“這位熊教授………真是一腔熱情無處使用呀!”
劉琅心中無盡的感嘆,要是國家能重用熊懷志這樣的人,讓他主導國家的工業發展,相信國家的工業底子不會那麼薄弱。
其實整個國家像熊懷志這樣的人絕對不在少數,他們的能力不亞於國外同行業的專家,甚至還會強於對方,可就是那個年代耽誤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