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的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移剌楚材來到饋軍河營地,便一手擔負起了諸多軍政庶務,隱然成為郭寧的左膀右臂。但實際上,在三州潰兵們眼中,真正的自己人始終都是那些有過一同奔逃逃亡經歷的同袍。
所以,當郭寧率軍南下的時候,負責留守在饋軍河營地, 代理指揮權的駱和尚和汪世顯兩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腹。
駱和尚的性子大大咧咧,很是粗豪,動不動拿著醋缽大的拳頭說話,但實際上粗中有細。那種純粹的莽漢,在過去幾年的大慘敗大崩潰中早都死絕了,活不到今天。
而汪世顯外表溫和, 甚至有些軟綿,但自家有一套汪古人的班底,是郭寧麾下出騎兵最多的一部。
這一日清晨,天還沒亮,駱和尚便去見汪世顯,路上大概見到了某些將士鬆散,心情不好,離開了汪世顯的營地以後,臉色還帶著鐵青。
過了一會兒,汪世顯大約是被駱和尚噴過了,有些灰頭土臉升帳,隨即下令全軍緊急集合,準備全裝負重行軍訓練。
這種訓練,是郭寧經常組織的。眾將一開始覺得折騰,後來漸漸發覺了妙處。透過行軍訓練,不止可以錘鍊將士的體格和意志, 更能培養士卒之間、官兵之間的互助情誼,透過各都、各什的競賽比試, 也增強了將士們的凝聚力。
行軍訓練分成幾種規格, 常見的有輕裝奔襲, 也有重灌的強行軍。這兩種訓練幾乎每旬至少一次,將士們訓練到現在,個個都已經把安州等地的地形認得滾瓜爛熟。
訓練比較少的,是等同於緊急拔營的全裝負重行軍訓練,當然這上頭也沒有輕忽。只是,雖說營地裡的大部分設施都是臨時的,容易拆卸,棄之也不可惜。但每作一次全裝負重行軍,難免後頭連續幾天折騰,所以這訓練有過,但次數不多。
這時候汪世顯忽然下令準備拔營,營地裡的將士和漸漸聚攏的百姓俱都哀嘆,覺得汪世顯未免多事,是不是扯著虎皮當大旗呢?有人仗著資深,跑到汪世顯面前抱怨了兩句,結果立即被汪世顯以軍法處置,拉出去痛打了二十棍。
這下眾人皆知汪某人是來真的,於是不敢怠慢, 紛紛領命而出。各部自行預備行軍中要攜帶的帳篷、甲冑、武器、乾糧、飲水、馬匹、車駕、工具等等。
按照軍令,半個時辰之內, 皆要準備完畢,回中軍帳覆命,違令者斬,拖延者斬,軍伍散亂者斬。
有人注意到,駱和尚身為兩名副將之一,卻不在中軍,代替他參予軍議的,是他的師弟裴和尚。
離營準備的時候,有人難免問一句。裴和尚輕描淡寫道:“師兄有事出外。”
此時駱和尚悄已經離開好一會兒了。適才他得到了一個緊急的訊息,代表著某種可能。但他不願意這種可能隨意動搖軍心,於是悄然出外,親自前去探查。
他帶著十餘名親騎,一人雙馬,沿著饋軍河旁的灘地,向上遊急速行進。在五官澱的西緣,他與本地著名的店東家徐瑨一行匯合,然後沿著水澤間人跡罕至的小路繼續向北,快馬加鞭進入遂州。
遂州與安州等地一般,都是當年宋國興建的,與契丹對抗的軍事要塞。早年境內有梁門寨置靜戎軍,遂城縣置威虜軍,兩地都有險固之名。百載以來,尚有銅梁門,鐵遂城的美稱。
如今,這梁門寨和遂城縣,都差不多荒廢了。遂州本來就是小州,下面只有一個遂城縣,縣中還多塘泊、沼澤而少耕地。前兩年,縣裡青壯被抽調一空,然後再也沒有回來,估摸著全都已經死在了邊疆,於是縣中老弱百姓紛紛投親逃亡。
去年以來,遂州刺史出缺,朝廷大概也懶得理會,就這麼一直湊合下來。到了今年,安州郭寧、易州苗道潤、定州張柔等強豪紛紛崛起,更是各自招引民眾,將大半個遂州都化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