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第1/2頁)
[美]愛德華·多爾尼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部 秘密遊戲
23、騙子還是小丑
1994年4-5月
挪威警方並不知道他們面對的是哪一類的對手。正當査理&iddot;希爾忙著與烏爾溫、約翰森談判時,挪威警方也在依照自己的線索繼續調查,但進展甚微。從某些角度看來,這夥兒竊賊‐‐不管他們是誰‐‐似乎是職業好手。他們在犯案之後馬上消失,顯然早有預謀;隨後他們又一直躲藏在人們的視線之外,顯然訓練有素。警方拼命想從他們的線人那兒擠出點什麼來,但就是一無所獲,沒有貪杯之後的吹牛,沒有瑤傳中的交易,什麼都沒有。時間一週一週地過去了,接著又一個月一個月地過去了,警方取得的線索,依然只有那塊《吶喊》畫框的碎片。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前面提到的某些細節又讓這夥兒竊賊顯得有些業餘。是的,他們消失得很快,但他們在攀爬那架梯子時卻顯得笨手笨腳;他們是一直保持著緘默,但這是有意要給警方施加壓力,還是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正躲在角落裡犯迷糊?也許在偷到了覬覦已久的戰利品之後,這夥兒竊賊反倒像卡通片裡的狗一樣陷入了兩難抉擇‐‐出乎它的意料,它終於追上了自己一直在追逐的汽車,可是,下一步該幹什麼?
況且,竊賊們選擇那樣的時機下手,究竟有什麼用意?誠然,選擇在冬奧會開幕之前下手確實是很妙的一招,也確實讓警方非常難堪,但是這些竊賊的膽大妄為,真能證明他們是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的職業好手嗎?照媒體的說法,竊賊們選擇這麼個時機動手行竊,是為了向他們的同行炫耀自己的能力,但是此舉也很有可能是做給絕大多數喜歡湊熱鬧的公眾看的,如果真是這樣,盜竊《吶喊》的行為就不是職業好手所為,而只是某些業餘的傢伙譁眾取寵的舉動,它就像是一聲&ldo;嗨,快看我!&rdo;的吆喝,無非是想要吸引注意力罷了。
還有一個無法確定的因素,就是這夥兒竊賊會不會只是某個黑暗鏈條上最初的一環,如果他們在偷竊《吶喊》得手之後用它與其他人做交換,或是把它賣給什麼人,那麼所有關於他們的身份、他們的動機等問題的猜測,就都註定不會有結果。
在擺脫了反對墮胎的激進分子的錯誤誘導,理清了徒勞無功的情報之後,挪威警方終於把眼光轉向了奧斯陸的犯罪集團。這裡的犯罪團夥規模不大,與倫敦或者紐約比起來,奧斯陸絕對是個愜意的、安全的城市,這裡的人口大概有五十萬,但是嚴重犯罪,特別是與海洛因有關的犯罪案件也在日益侵蝕著挪威。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佔據奧斯陸犯罪舞臺的,是一個叫做&ldo;特維塔幫&rdo;的犯罪幫派,他們大概有兩百人,還與境外的犯罪團夥有聯絡。幫派的頭子是個叫做佩爾&iddot;恩格的年輕人,一個十足的下流坯子。
《吶喊》失竊的時候,恩格剛剛二十六歲,早在還不滿二十歲的時候,恩格就已經是全挪威最臭名昭著的壞蛋了。恩格長得不算好看,他有個大大的鷹鉤鼻,一對招風耳,但是他有著能讓人放鬆戒備的微笑和友善的舉止。在浪漫電影裡面,恩格肯定演不了迷人的男主角,但他絕對可以演好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但就是不走正路的好朋友。恩格曾經是挪威最好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之一‐‐瓦勒倫加隊的職業足球選手,但後來變成了可能是整個挪威最有名的罪犯。
&ldo;我不是最好的足球選手,&rdo;恩格曾經對英國國際廣播公司的記者表示,&ldo;但我是最好的罪犯之一,而且我相信,在我表現最傑出的團隊裡混,肯定會更有趣。&rdo;
在1998年2月,恩格和他的一名同夥盜竊了一幅蒙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