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百石的官。官職和爵位的提升與殺敵立功的大小相符。假設有這樣的法令:讓殺敵立功的人去當醫生或工匠。那麼房子就會蓋不成,有病也治不好。工匠是有手藝的;醫生是會調配藥物的。如果讓殺敵的人去從事這種工作,那就與他們才能不相適應。擔任官職的人,是要有智謀和才能的;而殺敵有功的人,是靠勇氣和力量去拼的。如果讓靠勇氣和力量的人去擔任需要智謀和才能的官職,那就等於讓殺敵的人去當醫生或工匠一樣。所以說,申不害的術和商鞅的法,都沒有達到完善盡美的地步。’”
7.《韓非子》法術並用 管理德威並舉(2)
韓非子分析商鞅與申不害的法與術的不完善,進而提出自己的主張:法術並用,才能成就帝業。在用人與管理上,要採取人盡其才,人盡其力。在管理中,能夠用言語與制度讓人信服,並獲得被管理者的信任,就能成為一位好領導。在管理中,能夠真正使員工動心的只有員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個領導在管理中,無論大小事,都要儘可能地站在絕大數員工的切身利益上,為員工著想,而不是為自己利益著想,或單純為了公司的利益而不顧員工的利益。這種管理方法,就是韓非子所講的“法術並用”在實踐中的應用。
韓非子上面所講觀點主要想告誡:管理者在管理中如果能夠做到讓屬下信任且心甘情願地去服從指令,就可稱為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如果管理者在管理中真正做到多為下屬想想,那麼下屬就會十倍百倍地回報領導對自己的關心。當然這樣的話,多數下屬也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為公司更加積極主動地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如果領導與下屬都能做到這樣,那麼就會增強團隊的凝聚力與戰鬥力。當然這也是韓非子“法術並用”在管理實踐中的意義。
那麼在現實的管理中,管理者又該如何採取“法術”並用呢?管理者與領導者,只有在管理中學會體貼與瞭解員工的想法,才能達到“術”的效果。因為“術”的管理關鍵,就是站在員工的利益上考慮管理中的矛盾問題,所以管理者不是用“術”來對立管理中的矛盾,而是用術來化解與協調管理中的矛盾。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間,有著相互體貼與相互配合的思想與行動。只有這樣的管理,才會達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說,用“術”之管理,就更有利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間在利益與思想上的互動——管理者為被管理者著想,被管理者為管理者著想(為公司利益著想)。這樣就會使員工以公司的發展為榮,以公司的利益受損為恥。一個以公司利益為核心,一個以管理者指令為根本的團隊,怎能不具有戰鬥力呢?
當然,作為管理者,也不是說就只要“術”,而忽略了“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法的管理,畢竟是管理中的主體。因為管理,主要是透過管,才能達到理的目的。如果在員工違犯公司制度時,管理者一味地為員工著想,那麼這樣的管理者,只能是被老闆開除的物件了。因為公司選用管理者,就是要其維持公司的正常生產秩序與經濟秩序。如果管理者永遠把自己混同於普通的員工,那麼就會給正常管理秩序帶來不良影響。因此,聰明的管理者與領導人,不必事事費心勞神,大權獨攬。因為像蜀漢時期相父諸葛亮那樣“事必躬親,事無俱細”的管理者,最終的結果也不一定比諸葛亮的結局好多少——雖鞠躬盡瘁,但只能是死而後已。
當然當時諸葛亮的管理有其苦衷與難處:那就是劉備死後,蜀漢核心失衡,而以忠臣為本的諸葛亮雖無奈但只能對後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就是說諸葛亮的這種管理方式是特定歷史環境的產物,絕不是諸葛亮本人對管理的誤解與曲用。然而現實中的管理者如果也像諸葛亮那樣,顯然就有失穩妥了。如果這種管理方式與思想形成一種習慣或理念的話,那麼我就可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