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當沒有。」魏昭道,「以此人的性情,阿悅當真認為她會親手把這種把柄送到旁人手上?」
阿悅也正是懷疑這點,畢竟她從不覺得自己和郭雅是好到可以交心的「閨蜜」,所以對郭雅來親口告訴她這件事很不解。
「劍走偏鋒,許是認為能在阿悅這兒有奇效。」魏昭簡單解釋了遍,「明三郎此人優柔寡斷,又容易受情擺布,要讓他死,根本不必親自動手。」
受魏昭的提點,阿悅終於想到明三郎可能的死法。
明三郎要毀婚約是真,郭雅約他也必為真,但如果郭雅約他後對他流著淚說「此生與君無緣,盼來生再續」之類的話,悲而投河了呢?明三郎必會和她一起殉情,而她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再自己游上岸就好。
她的確不需要親自動手,只要哭一哭、裝一裝可憐就夠了,何必冒那麼大的風險引來明家和長安伯府的雙重報復。
起初,眾人都認為郭雅渾身是因為受了情傷無心撐傘,才一人從長街走到了宮門前,可也許這是她有意為之呢?
阿悅寒毛微豎,如果真是這樣,郭雅的心計、手段就真的太冷酷了。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才這麼短短的時間內,她就能想出這樣的毒計,利用的還是明三郎愛她的心。
這也是她毫無避忌,能夠直接告訴她的原因,因為人雖因她而死,卻並非她動的手,即便是律法也無法因此懲罰她。
當然,如果是強權施壓,因此要處死她也是可以的,但顯然她不認為會有人這麼做。
「險惡如此,也是難得。」魏昭不帶什麼感情地評價了這麼一句。
第79章
郭雅就這樣在宮裡關著, 即便猜到了可能的過程,阿悅也沒去找她對峙,沒有意義。
明家和長安伯府對明三郎的死有點疑心, 但請了仵作去驗屍後已經完全確定是溺死的, 也沒有外人迫害的痕跡。他們再傷心或不甘心, 也只能認為明三郎是受取消婚約刺激, 怒而輕生。
不是沒人怪到郭雅頭上, 明三郎的母親就幾度想來找她算帳,認為她是個掃把星,害死了三郎, 最終還是被攔了下來。
明家起初根本不知道皇后還給郭雅和三郎的婚約賜了賀禮, 更別說那場鬧劇後傳長安伯夫人進宮敲打的事。他們在臨安城只能算小有資產的商戶, 最多也就知道郭雅和姜府的一位老夫人同宗, 偶爾會去陪陪這位老夫人, 他們連這老夫人是當今皇后的祖母都不知道。
明三郎死後長安伯的女兒鬧了一場,明家才從隻言片語中瞭解了一些事, 頓時又悔又悲。如果早知道皇后都幫那郭雅說過話,他們怎麼會輕易悔婚啊!
人死不能復生, 再怎麼鬧, 喪事還是在五日後辦了起來。
阿悅去見了郭雅, 「你想去拜祭明三郎嗎?」
「娘娘肯放我出去了?」郭雅一人關在這兒也不見憂愁,反倒有種自得其樂的狀態, 「三郎為我所殺, 難道他和明家人會樂意見到我嗎?」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樂意的, 除了明三郎的母親。他們深覺得罪了郭雅,就怕會間接得罪皇后。如果郭雅肯去拜祭,至少說明心中不曾放下,也給他們賠罪的機會。
「是不是你殺,僅憑你一人之言我無法相信。」阿悅道,「但如果是你親自動的手,你的確就再也出不去了。」
郭雅眼眸一轉,心中詫異,居然被查出來了嗎?
不,不可能的。她想到,當晚的事沒有第三人見到,恐怕只是這位皇后的猜測而已。
即便是猜測,也很厲害了。郭雅意外地瞄一眼阿悅,對她刮目相看。
「即使是我,也沒有無故一直扣留你在宮中的道理,所以我放你離宮。」阿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