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小白77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1968年,9月1號,何雨柱牽著何愛軍上小學去報名,小傢伙一路興高采烈的,因為他背的書包和別人都不一樣,雙肩書包是婁曉娥按照何雨柱指導下做的,背後還有一個大大的五角星,一行小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何雨柱走進校門,就看見一個和原著中長相非常像冉秋葉的女同志,正認真的掃著地,何雨柱看了一眼沒多停留,還得去報名,交了3塊錢,領了一張條子,何雨柱看著何愛軍進了教室,心中有些感慨蹦蹦跳跳的小傢伙,現在也開始上學了,不在是以前自己教著牙牙學語的樣子,
何雨柱站門口認真的看著小傢伙,筆直的坐正等著老師發書,小臉上全是認真的表情,何雨柱一直站到了下課,今天他們發了書,下午開始上課,送他來過兩次以後就讓他自己走,
何雨柱牽著何愛軍回到四合院,婁小四一直哭著要大哥的書包,婁曉娥怎麼哄都不行,拿破布做了個小書包給他才哄好,快滿兩歲的小五,步履蹣跚的抱著大哥的腿,吵著要大哥抱,何雨柱看著這一切心中十分滿足,能有一個愛自己的老婆,和一群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小可愛。
婁曉娥:“今天我大兒子乖不乖,有沒有調皮。”婁曉娥一臉笑容的問著何愛軍,那眼神中全是慈愛,
何愛軍:“媽,你放心同學都沒我高大,他們不敢欺負我。”
婁曉娥瞬間臉黑了下來,
婁曉娥:“老孃讓你去學校讀書,不是讓你去打架的,敢無故欺負同學你給老孃等著。”
何愛軍拿出書包裡的書,跑到屬於自己的書桌上,認真的看著書,他認識不少字都是婁曉娥教的,
今年發生了幾件事,
劉海中小兒子下鄉插隊去了,剛剛在初中畢業,就報名去支援農村建設,就是不想在家多看劉海中一眼。
自從1955年,就有知識青年下鄉支援農村建設,到1966年完全是強制性的,1966大學停課,而且停止招生,在家初高中畢業沒工作的上青年,必須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直到1969年接近百萬年輕人因此下鄉去農村。
全國也開始有組織將中學畢業生分配到農村去。
從1971年開始,知識青年在農村的許多問題開始不斷暴露出來,開始在城市中將部分工作分配給下放的知識青年,不過這樣回到城市中的知識青年大多數是透過關係得到回城的機會的,比如工農兵大學,過年回家父母把工作提前讓出來自己選擇退休。
這事件一直到1977年才終止的。
當他們下鄉支援建設後,只有過年才又機會回家,這裡也有回不了家的,家裡沒有錢寄過去做路費,在鄉下一呆就是十來年,回城無望就在鄉下結婚生子。
劉光福拿著劉光天給的五塊錢,和街道辦買的車票,背上自己的行囊,一臉決然的上了開往下鄉的火車,當列車開始啟動,車上年輕男女齊聲的高歌了起來,歌唱祖國的繁榮昌盛。
劉光福的運氣很好,他分到都一個離京都不是太遠的農村,當火車到站外面知青辦的同志早等在了那裡,把這群年輕的同志帶到了知青辦,等著各大隊的大隊長,趕著牛車來接自己村的知青。
當劉光福坐上了去往大隊的牛車,車上已經坐好了三男三女,都是年紀差不多的人,他們給劉光福的感覺就是衝滿了活力,
大隊長趕著牛車,一路走了接近三個多小時,才慢慢的走進了自己的村子,
王隊長:“這裡是知青院,以後就是你們休息住宿的地方,明天我會到公社給你把糧食關係轉到這裡。”
說完把他們交到老知青的手裡,慢慢趕著牛車往牛棚那邊走去
老知青是個接近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