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不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膽是什麼?
文膽是儒家修士的膽氣。
面對世間惡行,世間一切不好的存在敢去直面,敢去改變的一種精氣神。
顏平的文膽是在大鯉魚遊江過程中成就的。
他看到了大周烽煙四起,戰亂不休,他看到了百姓流離失所,江上無數屍骸漂浮。
他看到了守護漁村三百年的白娘娘因為救人而重傷,為小人設計陷害被迫以傷軀應劫。
他覺得世道不該如此,想要去改變。
且不管最後能不能改變世界,總之他有了這種膽氣,天地便給了他對應的反饋,這是他羊脂玉文膽的由來。
文心則是一種信念,一種堅持,是儒家修士對文膽的進一步補充與完善。
文膽相當於儒家修士立下了一個要去身體力行,去努力完成的目標。
實現目標的路上肯定有諸多誘惑與困難,能不能不受誘惑,不懼困難,克服艱難險阻,腳踏實地的走下去,這便是要儒家修士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
心之所向,披荊以往。
信念,堅持。
進入南荒妖山,直面妖魔鬼怪,力圖改變南荒人族生存現狀,這是顏平膽氣的體現。
為此他花費了足足兩年多的時間,從未動搖,身入妖魔巢穴救下了無數被當牲畜一樣圈養的人族。
他行事有膽氣,同時也堅持了下來,心志堅定,從未動搖。
這便是他文心雛形誕生的原因。
倘若他中途放棄,或者有哪怕一絲的猶豫與遲疑,文心雛形都與他無緣。
儒家修士首先是讀書人,自幼熟讀聖賢書,心懷天下,他們的信念通常逃不出修齊治平四項。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當然了,儒家修士的修行不一定要走修齊治平這條路。
世間萬物皆是生命,教化一方同樣是修行。教化異族,讓異族知禮向善也是修行。
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那怕只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它是對的好的,它也是修行。
行俠仗義,斬妖除魔,做一個行走江湖的儒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是一種修行。
四處奔波,風裡來雨裡去,做一個救民救國的儒商,它也是一種修行。
顏平盤膝端坐,回想這一路走來的種種遭遇。
大周失鹿,群雄逐鹿,烽煙四起。
儒家修士有的以身殉國,有的委屈求全,有的逃避,歸隱山林。
反抗者有之,助紂為虐者有之。
有百姓流離失所,客死他鄉。
有妖魔亂世,有鬼怪為惡。
有已經犧牲的英靈放棄成神之路為天下百姓再次穿上甲冑,拿起武器慷慨赴死。
有如白娘娘這般的良善之妖保一地平安,也有諸如南荒妖山的崇古派妖族趁火打劫。
顏平好像又看到了那具從他眼前飄過的嬰兒屍體。
一具包裹在襁褓裡的幼小生命,雙眼緊閉,小臉蒼白沒有血色。
這個世界的生命很強大,強大到可以搬山移海,呼風喚雨,存活數萬載。
這個世界的生命很脆弱,脆弱到還沒睜開眼好好看看世界就已經走了。
這樣一個畸形的世界,他真有能力改變嗎?
他不知道,但不妨礙他去努力,去踐行,去嘗試。
我顏平此生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顏平驀然睜眼,一身浩然氣直充雲霄,引動風雲。
“咚~!”
一聲心臟搏動傳遍九洲。
所有文心狀元境及文心狀元境以上的儒家修士都聽到了這一聲強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