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的方向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的一天,趙學延和李佳妮登上飛往京城的航班時,他不止帶著一款最新的數碼相機,手裡30多萬港幣,也提前兌換成了外匯券。
昨天在晚飯結束之前,他就拿出了十萬交給了鍾楚雄,讓他去發給當初幫他免掉一劫的獄警和阿三,剩下的錢,換成外匯券,也足夠浪很久了。
尤其這還是趙學延穿越前,只是在網路資訊裡瞭解過一部分的京城。
現在的京城好像除了一些特別售賣給老外的房產之外,都還沒隨意賣給私人的房屋,不然,他還真想跑去屯一波房子……好吧,目前最賺的,還是在島國京東炒房子。
等炒到京東房地產泡沫大崩潰,那時候內地才剛迎來房產改革,可以隨便購買房屋,挺接棒的。
幾個小時一晃而過,兩人走出機場那一刻,李佳妮滿臉都是興奮,“好多人啊,沒想到內地也有這麼多車了,我以前還一直以為,這裡很落後。”
雖然這是86年,可京城的機場運客量與普通城市肯定不同……在機場外同樣有不少計程車,要知道在85年,一個粵東羊城就有六七千輛出租,何談京城?
普通人或許只能接觸到腳踏車之類,腳踏車已經是結婚必備三大件之一,但京城,是一個領先於時代的大都市。
趙學延拎著小妹子的行禮走向一輛出租,“去北大。”
司機特地看了眼兩人穿著、氣質,才在客氣接人上車後,一臉興奮的開口,“兩位這是剛從外面回來?”
趙學延笑著搖頭,“不算是,她是港島人,來北大求學的,能不能考上還不一定,我就是陪跑的。”
司機略震驚的看了李佳妮一眼,“港島人?來北大求學?”
北大好歸好,但這年代的大學生,不都是畢業後搶著想要去外面留學麼?
隨便考出去一個,都會是無數人羨慕妒忌的物件,外面回來求學的,當然有!
50-65年整整15年,全球有70多國家送來7000多留學生,分散在內地一百多高校。
後來經歷各種變化後,73-77共收2000多留學生。
再如79年內地對非洲開放留學生名額,要求入學考試數理化三科相加,總成績得180分才能收,卻因為無人達標,不得不降分。
現在的內地,高校招收留學生純粹是政策,學校沒權利自主招人。
林林總總,內地不是沒留學生,是比例極少,港島?那是多少內地人羨慕的國際化大都市?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偷渡?
身為一個京城的計程車司機,這年代也絕對是體面活,接過的客人不知道有多少,但像李佳妮和趙學延這樣的,的確少見啊。
過了最初的驚訝期,出租啟動後,司機就開始談天說地,一邊談京城的各種趣事,一邊試探著問詢港島的風貌,環境。
趙學延只是聽,說的很少。
李佳妮興致很高,幾乎是有問必答,對司機講的各種事,也極感興趣,直到趙學延拿出一張五十元外匯兌換券付錢,司機興奮的直打哆嗦,“這麼多?我找不開啊,這麼點路,15塊就夠了,你拿外匯券,我真的找不開!”
法定上,外匯券幣值和內地的貨幣一模一樣,實際上,這類似於超待遇貨幣。
目前的內地還比較落後,為了吸引外資,外商來,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優先供給外商,因為物資不足,導致很多商品只能有外匯券才能買到。
這行為……猛一看有點尷尬,但若沒有八九十年代的積累,就沒有新世紀的厚積薄發了。
拋開外匯券的特殊時期特殊使命,它的確要比目前的內地貨幣更值錢的多,地位更高得多。
經常跑機場的,也不是次次都能遇到外面回來的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