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次直奉戰爭以奉系戰敗告終。奉系之敗,原因有多方面,但奉軍紀律渙散,兵不精,械不良,也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奉軍首領張作霖,以及不少重要將領如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張海鵬、張宗昌、馬占山等,都是綠林出身,這就難怪奉軍帶有綠林的氣味了。在這次戰爭中,奉軍第三混成旅和第八混成旅不僅沒有象其他部隊一樣潰不成軍,而且略有小勝,這兩旅旅長分別是張學良和郭松齡。張郭都是軍校出身,曾對所部進行了嚴格的整訓,所以三、八兩旅成了奉軍的精銳。張作霖痛定思痛,決心對奉軍進行全面徹底的&ldo;整軍經武&rdo;。而協助他籌劃的,就是他的長子張學良。
張學良,字漢卿,1901年由張作霖原配夫人趙氏所生。張作霖出身低賤,他希望兒子能飽讀詩書,學貫中西,文武雙全。所以,張學良從小便得到名儒及博學洋人的教授,熟習中國經史典籍,又受到西方文化的薰陶。1918年,他便走上職業軍人的道路,被張作霖任命為奉天督軍署衛隊旅營長。1919年2月,入東北講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學習,與戰術教官郭松齡交往甚密,並深受其思想影響。1920年,張學良從陸軍講武堂畢業後,歷任衛隊旅團長、第三混成旅旅長。當年11月,年僅19歲的張學良,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
張學良受命協助整頓東北軍,他成立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兼任整理處參謀長。同時,他還擔任東三省航空處總辦和航空學校校長。在郭松齡、孫烈臣、姜登選、韓麟春等協助下,他對東北軍從上到下,進行了一次徹底改革:整編和擴充陸軍;擴大奉天兵工廠;購進數十架新式飛機,充實空軍;在哈爾濱設海軍司令部和海軍學校,加強海軍建設。另外,張學良還注重對人才的使用和培養,對排連長以上幹部都做了調整選拔,大量吸收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新進人才。東北軍經此整理,面貌煥然一新,戰鬥力大增。張學良經過這次整軍,也表現了他卓越的組織和軍事才能,提高了他在東北軍中的地位和威望。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英美支援直系軍閥控制了北京政權。1923年直系首領曹錕當上了賄選總統,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反直系的各派也乘機反對曹錕、吳佩孚。皖系軍閥盧永祥首先在浙江發出不承認曹錕為總統的通電,奉軍張作霖立即響應。張作霖一方面積極備戰,一方面又聯絡在廣東的孫中山,浙江的盧永祥結成反直三角同盟,以壯聲威,待機而動。1924年9月,直系軍閥齊燮元、孫傳芳進攻盧永祥,爆發了江浙戰爭。張作霖則以粵浙奉同盟為由,通電指責齊燮元,並率兵入關,響應盧永祥反直。於是,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張作霖將奉軍編為六個軍,仍稱鎮威軍,自任總司令。姜登選、李景林、張學良、張作相、吳俊升、許蘭洲分別擔任軍長。1924年9月15日,十五萬奉軍分六路向榆關,朝陽進攻。曹錕火速電召吳佩孚入京主持戰務。吳佩孚組織討逆軍,分三路迎戰。雙方投入兵力共達四十多萬,出動了陸海空軍,主要戰場在山海關一帶。10月下旬,正當直奉兩軍激戰正酣之際,直軍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聯合胡景翼、孫嶽發動了北京政變,使直奉戰爭形勢急轉直下,直軍軍心大亂,迅速潰敗,奉軍乘機進逼天津。吳佩孚先是退守天津,到11月3日,率殘部二千餘人乘艦狼狽南逃。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張作霖藉助馮玉祥的倒戈而大獲全勝。戰爭結束後,馮玉祥、張作霖共推段祺瑞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到北京主持政務。此時北京政府出現了由馮系、奉系、皖系三種勢力暫時聯合主持的局面。
1924年11月,段祺瑞上臺執政。12月,段祺瑞下令免去齊燮元的蘇皖贛三省巡閱使等職,特派盧永祥為蘇皖宣撫使。張作霖為謀求擴張勢力於長江流域,又以援助盧永祥為名,派張宗昌率兵偕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