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朕不給,你不能要 (第1/3頁)
擰歪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女皇盯著嚴邶靜,耐心的等待著她抬起頭,和自己的目光對視。
嚴邶靜果然慢慢抬起頭,緩緩說道:“微臣原本也想請聖上息怒,但轉念一想,不知聖上這份罪己之詞何怒之有,於是又覺得微臣這一跪頗為不妥。”
女皇被嚴邶靜這一番說辭說得當場噎住了,只覺得怒也不是,不怒也不是。
嚴邶靜:“陛下因得道而多助,萬民仰君治國才學,最為難得的便是克勤納諫,時時以前朝為鏡,勇於撥亂反正,當初御批核準《柳州金玉圖鑑》印版便可證明如此。”
“而如今正是天下文人志士稱頌女皇陛下明理修學、功在千秋之時,陛下更應該反思前情,糾正冤判,莫讓彭澤縣縣令這等治國大才屈居鄉隅才是!”
嚴邶靜這番話說完,廳裡跪著的這一大片武氏王族的骨幹,已經全都汗流浹背了。
就在這種節骨眼兒上,提“彭澤縣縣令”算是怎麼一回事。
彼時的傳奇名相狄仁傑正好因為受到推事院等小人的陷害,而被女皇發配到彭澤縣,做了一個小小的地方縣令官。
這其中原本就有很多耐人尋味的道理。
狄仁傑在推事院的獄中之時,為了先保住性命,全盤承認了自己造反的罪行,但卻將一封書信偷偷寫在了衣服上,由他的兒子秘密轉交給了當時的聖上。
聖上於是親自提審狄仁傑,終於發現當時狄仁傑上呈給自己的“謝死表”完全就不是他親手所寫,而是推事院偽造編撰的。
可是到了這裡卻有很多讓人不解的問題。
既然聖上已經知道狄仁傑是被冤枉的,為什麼沒有替他徹底平反,官復原職呢?
如果說依然認為狄仁傑是有罪的,那就應該發配邊疆,黥面刻字,永世不得錄用便是了,可又為什麼發配到一個彭澤縣這樣的小地方當一個地方縣令呢?
另一邊也同樣蹊蹺,如果認為推事院是故意搬弄是非,該當革職查辦,裁撤權力才對,但卻維持了原判,只是改輕了對狄仁傑的處罰,口頭上訓誡了賴敬誠等人,整個推事院毫髮無傷。
當時的滿朝文武知道這件事是這樣一個結果,也都不難猜出女皇的真正心理,那就是——
——狄閣老,不好意思了,我知道你沒罪,但我現在用得著推事院這幫小人,所以暫時先委屈委屈您老人家!
也正是因為狄仁傑的宰輔之位被拿下,推事院的酷吏勢力變得如日中天,再也無人能夠與其爭鋒,這才逐漸演變成當下這樣隻手遮天,獨霸朝野的局面。
而現在廳裡眾人都跪下了,你一個大理寺的評事,七品小官,卻在這裡搬出狄仁傑的事例,勸諫聖上要麼知錯而改,而且還得改得徹徹底底,不能模糊中庸。
如此當面倒捋虎鬚的情景,誰不為嚴邶靜捏一把汗!
此時的嚴邶靜卻毫不躲避女皇的眼光,毫無愧色的與之對視。
【要麼你把我推出去砍了,要麼你就給雙方一個臺階下來,咱們接著談!】
女皇也不是真的一點脾氣都沒有的人,只是沒想到這個未來的世子妃性格居然這麼剛,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
想到這裡,不禁歪頭看了看武城孝,武城孝原本站在父母的身旁,但現在晉王和晉王妃都跪著呢,他當然也只好跟著一起跪。
女皇不想真的就這麼聽從嚴邶靜的意見,但又找不到一個臺階,便回頭看了看上官婉兒。
“婉兒……現在的女官,倒是個個骨氣不一般啊……”
上官婉兒素來深知女皇的心意,一聽這話,已經知道女皇對嚴邶靜的心意究竟如何了,急忙上前講道——
“陛下當初既然準了嚴大人欽察御史,詳究斷案,任何人不得煩擾,如此金口玉言一出,嚴大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