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華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稍晚一些的時候,結束了一天說書工作的老孫頭,紅光滿面的回了家,他這近幾日天天都是這幅德行,在酒樓茶館,成了備受人追捧的先生。
聽孫石說書,成了時下洪州城最大的享受,遠比聽戲子唱京城更招人稀罕。
“老孫,義父等您呢。”
甫一踏進府門,老孫頭就看到了成文,後者的話讓他收起了得意,忙端肅神情整理下衣服,跟在成文的身後,快步往著後宅走去。
他到的時候,駱永勝正同耿百順、駱永捷三人飲酒談笑,見到老孫,駱永勝笑道。
“咱們名滿洪州的孫先生來了。”
“哎呦,不敢不敢。”
這句客氣倒把老孫嚇了一跳,雙手緊擺:“少爺當面,我哪敢配的起先生二字。”
“坐吧。”
看著老孫頭的面相,駱永勝道:“在酒樓裡沒少喝?”
“有幾個員外看賞,敬了兩杯水酒。”
小心翼翼落下半個屁股,在駱永勝的面前老孫是萬萬不敢得意忘形的,便是回話的時候都欠著身子。
“找你來也沒有什麼大事,只是我這又有一個故事打算交給你,你替著完善一下。”
又有新書了?
老孫頭當然是開心的很,他挺直了脊樑,接過駱永勝遞給他的一份稿紙,展開觀瞧。
“江南聚義、一百單八將?”
通篇看下來,老孫頭有些迷糊了:“東晉的時候有這麼段歷史嗎?”
“有沒有的重要嗎?”駱永勝笑笑:“編故事總比真個去查一段歷史要容易許多,故事的主綱線大致便是如此,核心的內容也都在這份稿紙上了,你要圍繞這些把故事豐富起來。”
孫石點點頭,當下便開口告辭,又被駱永勝喊住。
“另外,過些日子我替你聯絡懂印刷的作坊,日後你的《三國》換一種方式來讓世人去了解。”
老孫有點不理解,何謂換一種方式?
“報紙。”
早前在酒樓的時候,駱永勝想起了一位章回體小說界響噹噹的人物。
金庸。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金庸的武俠小說第一次就是在一份名為《明報》的報紙上刊發的。
也是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使得明報迅速後來居上,成為港島最具有輿論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輿論陣地的重要性毋庸多言,但如何涉足和染指卻需要步步謀劃,今日在四海酒樓看到如此多人追捧《三國》給了駱永勝一些啟發和靈感。
那就是把《三國》作成連載型小說發到報紙上,推動報紙的銷量,而後在報紙上做文章。
每期加點私貨唄。
但這麼做還是有幾點需要解決的困難,最直觀的便是識字。
“說書根上就是一俗人樂,再粗鄙的漢子往茶樓裡一坐也聽得懂,但刊印到報紙上,他們不識字,如何看得懂呢?”
“拼音和字典。”
一早去蘇家坊尋求書籍印刷的辦法,駱永勝打算的,便是印發字典。
在這年代,推廣教育本身所特有的難度就在於接受教育者是否願意接受教育以及如何擁有接受教育的渠道,顯而易見的一點便是很多基層的百姓本身無法接觸到教育,束脩之禮也不是尋常百姓家願意支出的,而上了歲數的,三四十歲的中年群體也不願意接受教育。
這年月,教育是與科舉掛上等號的。
人過三十,接受教育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便是被動的接受教育,一樣有絕大多數人抗拒的很。
如此一來,就只能想辦法將這種被動變更為主動。
駱永勝也沒有把握靠著一本《三國》就能勾起百姓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