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跡符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生在這片大地上的這一幕。
足以讓每個生而為人的人類,感到自豪。
這就是沈逸要記錄下這一切的原因,這一份光輝,還有其帶來的自豪感和對人類的認同感,將會點綴泛人理守護協會守護人理的使命,甚至為協會成員的行動和身份,新增一份榮譽感。
此刻。
距離大海嘯降臨,還有六十一天。
第二階段的戰鬥,也正式進入了。
在這場最後的戰場計劃之中,時間越是往後,戰鬥的條件就越艱苦,因為大地的震動會不斷加劇,甚至會持續化,而且道路崩塌的情況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人員和物質的運輸,會變得越來越艱苦。
第一階段的勝利,只要拼命就行。
但是第二階段想要再勝利,就需要一些運氣,一些對抗天災的運氣。
但很不幸。
運氣的需求一旦增加,在機率學上就不可能次次都運氣好。
“地震對生產和建設的影響,逐漸加重了。”丁香彙報道,同時給沈逸放出了一個又一個戰鬥現場的影片。
沈逸可以看見。
劇烈的地震,固然不會導致新型建築物的倒塌,但是,依然會讓生產戰鬥被迫停下來。
人們想出了各種辦法。
有用繩索,直接將自己固定在座椅上,有把自己綁在柱子上工作的,還有將被子放在地面上,一旦地震就第一時間坐上去,上下顛簸也不會受傷。
但是,機器卻會受損。
有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可怕的事故。
沈逸就看見一個畫面之中,燒紅的金屬塊在衝壓成型的時候出現地震,直接飛離了衝壓臺,砸在了一個人的身上。
但是地震停下來,人們甚至都沒有時間為這樣一幕而感到悲傷與恐懼,他們還是得把犧牲的戰友的遺體處置好,然後把這塊染血的金屬塊重新燒紅,重新鍛造。
很顯然。
計劃之中程序,受到這些事故的影響,變慢了。
有的人甚至在網路上苦中作樂,調侃這種情況。
“今日若是戰敗,此乃天要亡我,非戰之罪也。”
然而很多人看出了這句話的出處,在這條評論下面紛紛回覆。
“項羽戰敗就是最後打輸了好不好。”
“我們本來就是在和天鬥!”
“我們這裡地震幅度還不大,可以承受更多的任務量!”
“別在這時候說氣餒的話!”
“我們必須成功!也只有成功,才能夠對得起數以億計的同胞!對得起我們整個民族在這場災難中失去的一切!”
“”
越是付出了更多,就越是不甘心失敗,尤其是在這種付出了一切代價,全力戰鬥的時候。
目標,雖然是沈逸給出的。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這個目標的背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種心願,是無數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要完成的心願,。
因為它包含了太多的情感。
正如有些人在網上說的話。
人們甚至將末日出現以來,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災難,所有的死亡和所有的不幸,全部都壓在了這個目標之中。
彷彿達到了這個目標,才能慰藉這一切。
才能夠讓所有的付出,有了真正的意義!
第二階段,最終,比計劃晚了一天時間。
災難應對小組,在計劃之中,劃掉一座。
原本計劃的,就是比目標要多出兩座城。
“現在,我們只剩下了一座城市的退路了,但也可以看作沒有退路!第三階段的戰鬥,開始!”
號角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