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在路上,看著繁花似錦的原野,王宵獵的心裡不由輕鬆許多。這正是春天最美的時光,若是在和平的年代,不知有多少人扶老攜幼走出門,看這大自然的美色。只是戰禍連連,人們沒有了性質。有的人在為活下去而掙扎,有的人正在戰場上拼殺,還有的人正在辛苦勞作。
這是通往唐州的大道,附近召來的民夫正在整修。以前從北方到襄陽,多走泌河對面的湖陽。而後進入復州,再折向襄陽。復州不歸王宵獵管,所以新修過新野的道路。
走了一會,見路邊一株桃花,開得特別鮮豔。在明豔的春光裡格外顯眼。王宵獵站在樹前,看了許久。來到這個世界近一年了,現在是難得的放鬆時刻。
看了一會,王宵獵見兩個人在那裡搬石頭。一個花白頭髮,一個年輕力壯。
走上前,王宵獵道:“你們兩人是哪裡人氏?在這裡做了多久了?”
老者停下來,擦了一把汗道:“我們是南陽縣人,本是父子。自到這裡,已有十三天了。”
王宵獵道:“修路是苦差事,做了這麼久,可還做得下去?”
老者道:“我們百姓服力役,最怕的倒不是累。而是衣食無著,勞累無度。官人,若是以前,每次官府興役,不死許多人口?這裡不同,每日做多少時辰,從無差錯。而且一日兩餐,都難吃飽。所以做了十幾日,倒還不覺得怎麼樣。”
聽了這話,王宵獵有些高興。這是自己特意吩咐的。這些來服力役的人,要保證他們吃飽穿暖,有地方住。後勤工作要做好,不能讓他們出汗出力,還吃不飽穿不暖。
看老者的面色還好,王宵獵道:“若是如此,你們多出些力氣盡快把路修通,就可以回去了。”
老者嘆了口氣:“官人,現在正是春天,要春耕了。若是不早些回去,誤了春耕,可就耽誤了一年的口食。我們父子正商量,一個人回家春耕,留一個人在這裡做活。”
王宵獵一怔。自己倒是忽略了,農家要春耕的。這個時候大興徭役,容易誤了農時。
其實此時春耕早已經開始。只是這一帶地暖,春耕時間長,可以拖一拖。特別是這個年代此地都是一年一季,農時並不嚴謹。
想了想,王宵獵道:“你們家裡多少地?要種什麼?”
老者道:“家裡只有十畝田地,還有兩畝水田。除此之外,還種了本村大戶的二十畝。水田自然是要種稻谷,其餘的地,種些粟,種些麻,其餘就是雜糧了。”
“為什麼不種麥子啊?若是種麥子,不用這個時候春耕。”
老者笑道:“官人說笑了。麥子要好地,而且水不缺才能長好。我們這裡雖然雨水不缺,春天還是乾旱,麥子長不好的。聽說江淮一帶,與我們這裡氣候相似,那裡就能種麥。也不知他們怎麼種的。”
王宵獵道:“雨水不缺,卻怕春旱,那就是彼塘水渠少了。”
老者道:“官人說的有道理。不過若是能澆水,就不種麥,改種水稻了。”
王宵獵道:“夏季種稻,秋季種麥,可以一年兩熟的。現在官府收稅,主戶收租,都只是算一季糧食。若是能一年兩熟,生活豈不是好過很多。”
<center></center>
老者連連搖頭:“若是一年種兩季,如何忙得過來?再者說了,土地又不缺,何必如此累。聽人說起江淮一帶,到了麥熟時節,要僱人來做麥客呢。”
王宵獵點了點頭。確實,江淮一帶種麥的地方,麥熟的時候要僱麥客。不過與後世不同,現在的麥客多是江南來的。他們沿著河流一路北上,正好麥子是從南開始熟,越到北方越晚。一季麥收下來,麥客的收入與自己種地差不多,是江南一帶人的生財之道。
想起前世時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