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第1/3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1941年秋天,人們出遠門總是坐火車。上好的新柴油機車效率很高,正是時髦東西。車站上的紅帽子搬運工多得很,路基保養得很好,臥車旅客‐‐至少睡下鋪的‐‐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覺。乘務員給你擦鞋、拎包,到該起床的時候還會輕輕為客人拉開綠色簾子。如果臨走給他五角錢,他會說一聲&ldo;謝謝你啦,先生&rdo;,而且是真心話。當時餐車上吃飯是件樂事:桌上鋪著潔白的桌布,菜色品種齊全,人人彬彬有禮。
人們不坐飛機,可能是因為飛機上吃得不好,機場太遠,或者怕不安全。民航機的服務質量的航次安排都在改進,例如泛美航空公司的&ldo;楊基&rdo;式巨型快速班機從長島飛里斯本現在只要265小時了,但當時多數人並不那樣趕忙要坐飛機。自己開汽車出遠門也行,只是得吃點苦頭。梅里特大路和賓夕法尼亞高速公路剛剛開放,其他公路還只有兩股或三股的並行車道,而且沿途城鎮都設有防止超速路段,對違反限制的人要罰錢,用來貼補地方警察的工資。路旁客棧不多,名聲也不大好。埃德加&iddot;胡佛就領導過一個反對這種小客棧的運動。他在《美國雜誌》發表文章,把這種客棧(汽車旅客旅館的前身)說成是&ldo;疾病、賄賂、作弊、詐騙、強姦、強迫賣淫、盜竊以及謀殺的新策源地&rdo;。他還提醒人們說:住店的正式夫婦所用的褥墊,可能不久前就被&ldo;亂搞關係&rdo;的人弄髒過。
火車經過新居民區時,你看不到有什麼廉價商店或者路邊食品店的廣告牌,因為它們正如通往這些居民區的高速公路一樣,是很多年後才有的。那時人們並不像現在這樣需要私人汽車。他們上班,上街,上學,都搭公共汽車、電車。從那時起,各地公共汽車路線被陸續取消的,真是多得說不清了,但是市內有軌電車的變化,我們還知道一些。1940年美國有軌電車的路軌長達196萬英里,到60年代只剩下2,049英里,而且大部分也廢置不用了。
火車站附近照例至少有一家旅店,維多利亞式的,屋頂是&ldo;復折型&rdo;的。有周到的服務員,有清潔的床鋪,每晚收費一元。服務員隨時都有美酒供應,私娼的夜度資是三元,軍人收兩元。旅館的餐廳挺安靜,也便宜。如果愛熱鬧,不妨找個小酒家,那裡總有自選唱片的唱機,還可以聽聽酒客談論當地新聞。那時的俗話有些會使70年代的青年人聽起來莫名其妙,如&ldo;宴會&rdo;叫bash〔狂歡〕;離開一個地方不說split〔分〕,而說scra〔滾〕。愛搞女人的叫wolf〔狼〕。要&ldo;狼&rdo;滾開,你就對他說tlost〔消失罷〕,dropdead〔死吧〕,dryup〔幹掉吧〕,或者blowup〔吹掉吧〕。要是姑娘喜歡這人的話,她會誇他nobby〔有風度〕,cute〔惹人愛〕,nifty〔吸引人〕或者snazzy〔迷人〕。在單獨和這人在一起的時候,她可能覺得他是個sap〔笨蛋〕;可是如果他夠精靈的話,那麼來一個och〔接吻〕,她就什麼都順從了。
以上所說的那些旅店、酒家、電影院和娼妓,是到處推銷貨品的人員消遣解悶之所。如果是探親訪友的,那麼他們會到車站接你。要是個男人,出身富裕人家,穿的可能是一套雙襟的格子花呢衣服。你的親友可能住在城市中心,即日後所謂的&ldo;內城&rdo;【後來一般貧苦人民才住在內城,但當時則是上流人士的住宅區。‐‐譯者】。但是有比根山那樣的繁華市區,就有布魯克萊恩比根山【位於波士頓城北的高地;布魯克萊恩是波士頓城西郊外住宅區。‐‐譯者】那樣的郊區,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