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第1/2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這天清早,珍珠港上空出現了機翼帶日本旭日徽的敵機。飛機投彈準極了,把美國艦隊炸得落花流水,摧毀了珍珠港基地,炸死了2403名美國人。
這場襲擊永遠也無法解釋清楚,因為它是考慮不周的刺激(準確地說是一系列的刺激)引起的喪失理性的報復。造成了這星期天的一場浩劫的長期摩擦,起因大概遠在兩年前:由於參議員范登堡的敦促,美國國會廢止了1911年的日美貿易協定。國務卿赫爾通知東京:以後美日貿易,只能做一天算一天。當時沃爾特&iddot;李普曼強烈反對,認為這是走向戰爭的一步。他寫道:&ldo;美國這樣做,無異向一個強國挑戰。&rdo;其實還不止此。因為此端一開,後邊還有一系列教日本人忐忑不安的外交步驟,弄得他們一方面大丟其臉,一方面又從此得不到那些不可或缺的進口物資,最後,連他們軍隊的命根子‐‐石油‐‐也斷絕進口了。
今天來回顧,這一切是一清二楚的,但當時卻不那麼明顯。美國政府天天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大西洋形勢的發展,對太平洋最多不過是偶爾瞟一眼。在總統看來,亞洲問題是個道義問題。日本人是侵略者,當然應該撤兵回國;不過他認為希特勒才是國際和平的主要破壞者,但美國不願在東西兩線同時作戰。對於日本,他始終是想談判解決的,直到12月6日,他還致電日本裕仁天皇要求日軍撤出印度支那。如果電文及時到達,幾乎可以肯定,歷史的程序就會有所不同了。駐日大使格魯本來希望華盛頓採取較溫和的路線,但是赫爾和國務院的高階顧問們都是強硬派,而且由於國會議員,包括大多數的孤立派,甚至參議員惠勒也在內,都強烈反日,所以赫爾他們的態度是很強硬的。
但是,法國、荷蘭和比利時一陷落,亞洲的戰略形勢就完全改觀了。這三個國家的亞洲殖民地幾乎毫無自衛能力,華盛頓覺得有義務代管起來。1940年9月4日,赫爾警告東京不要插手越南。同月下旬,總統宣佈,除西半球國家外,美國對一切國家都禁運廢鐵廢鋼,只有英國例外。日本受到這個他們稱之為&ldo;不友好的行動&rdo;的刺激,第二天便跟德國、義大利簽訂了《三國條約》。
1941年夏天,局勢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7月24日,日軍正式佔領包括越南在內的法屬印度支那。兩天後,羅斯福總統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全部存款,這就是說,日本再也不能從美國買石油了。英國採取了同樣的行動。對日本來說,局勢是夠嚴重的,但還不是山窮水盡,因為日本的主要石油來源是荷屬東印度群島,每年進口180萬噸。可是真正的致命打擊不久就來臨了:荷蘭派駐雅加達的殖民地總督凍結了日本的所有資金,並立即取消當時仍然有效的石油合同。日本首相近衛文磨覺得這是個真正的危機,因為日本陸軍的坦克、飛機所用的每桶汽油都是靠進口的。更糟糕的是,日本海軍雖則直到目前為止還主張忍讓,這時也聯同陸軍一起要求開戰了。民用石油馬上實行配給。日本大使野村9月抵達華盛頓,對新聞界垂頭喪氣地說:&ldo;東京全市連一輛出租汽車都沒有了。&rdo;
日本只能支援幾個星期,不能再多。聖誕節前,他們還能從私人方面找點門路,因為英美石油公司設在中立國的油庫還有一些油。可是耽誤一天都不行了。近衛首相把日本政府的要求提交格魯:如果美國不再武裝蔣介石,在太平洋方面也不再建築新的防禦工事,並且幫助天皇解決原料和市場問題,那麼日本可以答應不利用印度支那為軍事基地,在中國事件&ldo;解決&rdo;之後就從中國撤兵,並&ldo;保證&rdo;菲律賓中立。格魯請華盛頓注意,日本天皇身邊有一批親信,他們比近衛還壞;要是美國讓近衛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