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季也想起來,有人向他推薦過此人,問:&ldo;長什麼樣?&rdo;
門衛回答:&ldo;看樣子好像是書生,穿著儒衫,戴著高冠。&rdo;
真是討厭什麼來什麼,劉季當即回絕:&ldo;就說我在商議戰事,沒空見他。&rdo;
劉季為什麼討厭讀書人,劉季真的討厭讀書人?
這兩個原因必須追溯到劉同志性格養成問題。
大家知道劉同學小時家候裡窮,劉老爹整天忙著種田維持一家生計。父母總希望孩子出人頭地,這話對,但擺在當時的情況下,劉老爹的期盼也不過是兒子劉同學能做個吃苦耐勞的好農民,種的地年年有個好收成。
或許有的人要說了,可以讀書啊!不錯,在任何一個年代知識就是力量。我們介紹過趙高同學的發家史,他就是狠讀律法當刀筆吏起步的。但請大家注意,秦朝法律規定吏是世襲的,就是說只有吏的兒子才可以學吏。
這就為趙高同學努力讀書提供了一個好的出路,很直白地很少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的,大家讀書只是想用這些書本換些東西。趙高就用起步的法律知識換到了現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雖說秦朝法律沒有規定農民的兒子必須當農民,但是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能當到官,卻是相當困難的。
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下秦朝老百姓如何當官。
商鞅變法以後,仕進之途,唯闢田與勝戰而已。秦朝的取官制度就是徵闢制,這是一種從上而下選拔官吏的方式。請大家注意從上而下,秦帝國最大的就是皇帝,也就是說之前的嬴政,現在的胡亥,都是可以直接決定誰當官的人。
徵闢制,是個合稱,我們可以分成徵和闢來理解。
徵,顧名思義,在秦朝當官的一條途徑是打勝仗,用軍功換官職。
闢,我們可以理解成闢署,打個比方來解釋,皇帝先挑人,他挑一部分人成為國家頭號領導班子,名額有丞相、將軍、三公九卿等。這些領導班子挑選出各個省的最高行政官,這是國家的地方集權班子,稱為二套領導班子。
二套領導班子又挑選本省內的州、郡、縣行政長官,這個稱為三套領導班子,隸屬於二套領導班子。就是這樣以此類推,從上到下一級選出一級。
說白了,在秦朝當官,必須被你上面的&ldo;選上&rdo;‐‐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員具有自命下級官吏的權力,這麼一來的話可能有人有疑問了,這個也太玩笑了吧?這樣一來不是可以隨便推薦自己的熟人親戚朋友了嗎?原則上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最高統治者們也想到了,為了避免這種離譜的現象,秦朝法律中有這麼一句話&ldo;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rdo;。這句話重了啊,我給你隨便選人當官的權力,但萬一你選的人出了問題,哼哼,他瀆職我就以瀆職罪辦你,他貪汙我就用貪汙罪辦你,他犯了死罪,那麼不好意思了,你的腦袋也得跟著掉。
有了這句話,官員們就不敢隨便亂選部下。因為一個選得不好那就連累自己倒大黴。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李斯同志當年為什麼有小官不當,屁顛顛地跑去呂不韋家當門客?不錯,因為他要當大官,當最大的官要讓皇帝選上,那時候的李斯還不認識嬴政,只能先去讓呂不韋選。
說到這裡大家已經明白在秦朝當官,既是件容易的事也是件極難的事。容易是因為沒有固定標準,完全看挑選者的喜好眼光;難也是因為沒有固定標準,撞大運的成分太多。誰都不是天生的賭神,逢賭必贏。
正是這種種原因,劉老爹覺得劉季還是當個能幹活的農民比較有前途。但問題又來了,劉季非常不喜歡幹農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