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安月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說,現在的四大站,還是能夠看的,這種的書,哪怕是放在網文高度發達的時代,也不會被埋沒。
網文說白了,就是人設和故事。
人設和故事的解讀,永遠是網文中永恆的主題。
現在的網文,一些文筆,不比那些商業化巔峰的網文差了。
差的只是時間的沉澱,和一些趣味性。
是的,網文還是需要趣味性的。
夜色降臨,姜然看了一眼窗外的夜景,嗯,很繁華。
儘管是一座水上城市,卻依舊是燈火通明,看的人眼花繚亂。
“要起床做飯了。”姜然輕聲的說道。
很簡單的一個炒飯,做好了之後,一邊看著電影,一邊吃著,倒是享受著溫馨和寧靜。
“這個是《玉簪記》的本子,我整理好了電子版。”
吃著飯,林曼把玉簪記的本子發了過來。
姜然點選接收。
很全面,不僅僅是有好幾版的唱詞,還有一些背景故事,以及一些其他劇種移植過去的東西。
戲曲的各個地方曲種是互通的,比如說《西廂記》的本子,在京劇移植過去之後,改名稱叫做《紅娘》,經過戲曲大師之手,唱的大紅大紫。
玉簪記也是一樣,在崑曲中,地位不比西廂記差了。
“謝了,不過這個先不著急,先把白蛇唱好吧。”姜然說道。
“好的,我會努力的。”林曼發過來個笑臉。
吃完之後,姜然就開始把林曼發過來的本子列印了出來,一字一句的開始琢磨著譜子。
首先,唱好是一個崑曲演員的必修課。
邊琢磨著,便小聲的哼哼著。
他覺得這種東西很有意思,在家裡唱的時候,不會因為聲音太大而吵到鄰居。
因為他把四周的房子都給買了下來。
這就很棒!
崑曲的小生倒是沒有那麼多的流派,只是,口口相傳,難免有大佬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自成一派。
比如說尹航老師。
尹航老師號稱當代第一生。
肯定是技壓當代的,有著自己的風格很正常。
至於姜然,則是墨守成規的照著譜子唱,然後再根據人物的情境,去揣摩一下人物的情感情緒。
再唱出來,就不同了。
雖然調子還是那個調子,但是,卻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在裡面。
別的不說,崑腔還是很好聽的。
至於其他的,姜然還是暫時沒想過。
他本身就是情緒掌控能夠達到宗師級,唱這個還是小兒科的。
只是,唱起來簡單,唱得好也簡單,唱到沒有人敢再唱這出戏,就需要功底了。
尹航老師所說的那位老藝術家的事情,讓姜然感覺到震撼。
不為其他,只是因為那位老藝術家真的把人生活成了一齣戲,把一齣戲唱到絕了。
唱到哪怕是她已經逝世幾十年,依舊是沒有人敢動這出戏。
姜然看了一眼譜子。
嗯。
現在還真有人敢動了。
不知道林曼能不能唱出感覺來,這個故事是真的好。
不過管他呢,想要唱出來,首先要能夠排出來。
尹航老師在這個上面是大力支援的。
復排傳統戲,這絕對是有功於崑曲的大事。
直到快到十一點的時候,姜然方才輕輕的飲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喉嚨。
一口丹田氣,支撐著他輕輕地哼唱了幾個小時都不累,只是,氣息明顯不夠啊,有些長的段落,還是有一點點的吃力。
外行肯定是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