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待俄羅斯憲法的態度就更是肆無忌憚和不知羞恥。起初,是千方百計地操縱它,不久之後,對它就簡直是肆意糟蹋。不過,一旦踏上欺詐和叛賣的道路,又怎能再停下來呢?這種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竟逐漸演變成為標準。1997年10月,葉爾欽當上了俄聯邦總統,他把手放在憲法上宣誓,要遵守俄國憲法和其他法律,可是後來又當著全國和全世界的面,對憲法和法律橫加踐踏,在1993年他炮轟議會,把按他的意志量身定做的憲法強加給社會。按急就篇搞出來的草案立即交付全民公決,直到現在人們還在爭論:出來投票支援這部憲法的老百姓究竟佔多大百分比?總之,嚴格地說,它究竟算不算透過?就連在史達林時期憲法草案的討論也要搞幾乎將近半年,結果還出現了200萬左右條的補充和修改意見。對1977年的憲法,全國人民也展開過熱烈的討論。
我想,讀者已經得出結論,我對葉爾欽1993年的憲法並沒有什麼好感。但我卻屬於那些不支援在改變我國基本法問題上過於草率的人。不能一出現問題就喊:應該修改憲法!生活告訴我:自打1988年一動這個根本大法,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後來,正如我在上面提到的那樣,終於搞得憲法也沒有了,國家也壽終正寢了。可是,想當年圍繞著修改憲法和制訂新選舉法的事有過多少爭論!部長會議對這些事雖都沒有參加,但我作為政治局委員,一份不落地閱讀了所有的檔案,出席會議時也不能不就這樣那樣的問題發表意見。我不排除自己有些搞不懂的問題,乃至有些反駁意見提得匆忙草率,實在是對提案考慮得不夠周全,未能同瞭解情況的人交換意見所致。那麼當時的立法工作又是如何進行的呢?我們收到檔案的時間一般都在晚上,也就是第二天上午政治局開會之前。有時候不僅找不到時間跟人商量,就連看一遍的時間都沒有。記得曾產生過許多疑問,有時甚至是痛苦的疑問。
首先,我不太明白,幹嘛要設這麼個人民代表大會?總書記在黨代表會議的報告中解釋得含糊不清。他說,這個新設立的機構之所以必要,是因為&ldo;它將強有力地、直接地表達社會意願&rdo;。我真想跟他開個玩笑,問問他是什麼意願。不過,這裡的問題不在於講臺上玩弄的文字遊戲,而在於實質。戈巴契夫只是簡單地把列寧關於代表大會是&ldo;廣泛的人民會議&rdo;的思想來了個文字轉換。換句話說,那就是百姓講壇‐‐在那兒老百姓什麼話都可以說。至於所有的具體事,還是得上最高蘇維埃會上去解決。後來果然就是這麼幹的。
我不太明白的還有一件事,就是為什麼代表名額一定要2250人?這麼一個奇怪的還帶著零頭的數是怎麼來的?如果是&ldo;廣泛的人民會議&rdo;,那5000人不是更合乎邏輯嗎?很簡單的道理,準備開會用的克里姆林宮的代表大會堂不就有5000個座位嗎?……
當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結束後,我發現事情竟搞得如此草率,而且也開始認識到這麼一個大喊大叫、七嘴八舌的政權機構破壞作用極大,便問盧基揚諾夫和雅科夫列夫,在國內搞這麼個有組織的群眾大會是不是他們的主意?他們都面帶羞澀地謝絕了這份首創專利的榮譽。那麼,首創者究竟是誰呢?戈巴契夫?他可未必能夠一個人就想出這麼個高招。
那麼,對於這麼一個作為人民權力機構的代表大會,我是不是過於挑剔了?不過,話既然說到這兒,我要指出,這樣的機構只是存在於蘇聯和俄聯邦,而原蘇聯的其他加盟共和國卻都理智地避免了建立這麼一個尾大不掉、效率低下的機構的做法。不過它可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既然如此,為什麼它卻沒有召開最後一次會議,以透過一個憲法決議,解散國名為蘇聯的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