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報刊上卻越來越經常地不斷出現一些訊息,說菲拉列特督主教的道德面貌遠非無可指責。許多人,特別是烏克蘭的神職人員,都不喜歡這位主教對督主教轄區的管理作風;說他好發號施令,很粗魯,具有目光短淺的世俗長官身上的官氣,缺少一位高階僧正所應有的修養。許多傾向於分裂派的人士也證實,他們之所以傾向於分裂教派,就是因為要脫離菲拉列特都主教在烏克蘭教會中所造成的那種令人窒悶的氣氛。
然而菲拉列特都主教想當莫斯科和全羅斯大牧首的意圖卻很明顯。在1990年各教區主教會議上,這位烏克蘭督主教在選票上佔第一名。選舉大牧首時,投他票的有66人。然而羅斯正教會的新任大牧首不是菲拉列特,而是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都主教阿列克西(裡迪格爾)。可想而知,這一情況也影響到菲拉列特都主教的下一步活動。
在烏克蘭正教會生活中,莫斯科和全羅斯神聖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1990年8月6日對烏克蘭的訪問具有巨大意義。這次訪問給予烏克蘭正教民眾以巨大的道德支援,因為這時烏克蘭正教民眾正遭受來自教會合併派和自主教會派的侵犯。這位至聖登位不久便訪問烏克蘭,證明消弭烏克蘭宗教衝突乃是莫斯科大牧首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紀念羅斯洗禮日當天,在基輔大教堂為等同於使徒的聖弗拉基米爾公爵舉行祈禱儀式後,大牧首阿列克西說:&ldo;所謂的自主教會的傳播,實質是教會分裂運動的擴散,使吾等不能不感到擔憂。本牧首此次訪問烏克蘭,足可證明我們同烏克蘭正教會的主教團,同全體教士和教眾歡樂和悲傷與共。&rdo;
儘管羅斯正教會採取了一切措施,教會衝突的政治化卻日益嚴重。
1990年7月9日,烏克蘭督主教轄區主教團在基輔召開會議,透過&ldo;烏克蘭正教會獨立和管理自主呼籲書&rdo;,還一致推選菲拉列特(傑尼先科)都主教為烏克蘭教會教首。
羅斯正教會神聖正教院於 1990年 7月 20日開會審議了烏克蘭教會正教院要求擴大自治的決議。鑑於烏克蘭宗教政治局勢異常複雜,烏克蘭高階僧正團請求授予督主教轄區以更為廣泛的自主權。羅斯正教會鑑於該問題意義重大,決定在羅斯正教會全體高階僧正大會上予以審議,會議定於1990年10月25‐27日召開。
應該指出的是,烏克蘭中央地區各州和東部各州的絕大多數正教信眾,都反對任何形式的宗教&ldo;獨立&rdo;,主張在莫斯科大牧首轄區內同羅斯正教會保持緊密團結。
1990年10月25‐27日,羅斯正教會高階僧正大會在莫斯科聖丹尼洛夫修道院召開。在提交高階僧正大會審核的議事日程上,主要就是授予烏克蘭正教會獨立和管理自主權的問題。
10月28日,大會結束的第二天,莫斯科和全羅斯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抵達基輔,以便隆重宣佈烏克蘭教會獨立,其目的在於克服分裂運動,建立教會和平。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於抵達當天便在基輔索菲亞大教堂舉行祈禱儀式。儀式開始之前,至聖將烏克蘭教會獨立證書賜予菲拉列特都主教。
至此烏克蘭自主正教會獲得了實際上的完全獨立,只同莫斯科大牧首轄區保持教規上的統一。17世紀末以前,基輔都主教轄區在君士坦丁堡大牧首轄區內也擁有類似地位。而且有意思的是,自主教會派在談到烏克蘭教會史上莫斯科以前這一段時期時,稱其為獨立時期;但在評價1990年賜予烏克蘭正教會獨立後的烏克蘭正教會狀況時,卻少不了一定指出,這是一種假象,烏克蘭正教會根本談不上什麼獨立。
烏克蘭許多人完全真誠地認為,獲得獨立的烏克蘭正教會,現在能對自主教會派和教會合併派給予應有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