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在前幾章中已詳細談到這一問題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各國的情況。但要把這些國家在俄語這個問題上形成的局勢完全搬到烏克蘭來當然不恰當。這些地區在歷史上有自己的語言,而俄語則是由於這些地區併入俄羅斯帝國和進入蘇聯後在移民過程中出現的。
談到烏克蘭的俄語和烏克蘭語問題,我認為必須回顧一下我們的共同歷史。否則對這個問題就很難評說。由於民族主義政客一夥的興風作浪,這個問題便成了一個很大的政治問題和人文科學問題。
俄國的西南部是羅斯國家的搖籃。這一地區的居民當時便自稱為羅斯人。13世紀韃靼人入侵後,統一的羅斯分成兩部分,被稱為小俄羅斯和大俄羅斯。拜佔廷希臘人首先用起了&ldo;小俄羅斯&rdo;和&ldo;大俄羅斯&rdo;這兩個名稱。為了延續宗教關係,他們要求區分這樣兩個部分。根據當時的概念,&ldo;小&rdo;的意思是指&ldo;自古以來&rdo;、&ldo;最初&rdo;的意思,這個民族最初便住在這裡,誕生了自己的文明。&ldo;大&rdo;是指這個民族進一步擴充套件的地區,是該民族領地的進一步拓展。
眾所周知,小俄羅斯長期以來處於外族統治之下,但這個民族堅定地維護和捍衛了自己的東正教信仰。直至1917年,小俄羅斯人民始終認為自己是三位一體的俄羅斯民族中的一支。
小俄羅斯初次試圖用有別於俄語標準語的語言書寫,是在19世紀下半葉。當時,一股用人民習慣的、在日常生活交際中使用的語言出版圖書,以推動民間啟蒙的普遍潮流湧入當地。
與此同時,歷史上的農村&ldo;口語&rdo;也於15‐17世紀在波蘭人佔領的西南羅斯逐漸形成,波蘭立陶宛王國的羅斯農奴開始使用這種口語。為了適應地主‐‐波蘭領主‐‐的語言,他們在同這些人及其家奴交往時,逐漸轉而使用一種俄語和波蘭語混雜的特殊口語,這種語言以後便被稱為烏克蘭語。上面已經談到,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這種&ldo;混雜的特殊口語&rdo;得到完善,演變成標準語。
烏克蘭語的誕生和進一步存在,在歷史的不同階段被用於達到各種政治目的。比如奧匈帝國在它的幫助下,使俄羅斯人民和烏克蘭人民發生對抗,相互分離。波蘭領主也有類似的目的。19‐20世紀烏克蘭民族分離主義者利用烏克蘭語,試圖建立一個脫離俄國的&ldo;獨立的&rdo;烏克蘭。
改革時期&ldo;主張烏克蘭獨立的人&rdo;把共同的思想遺產全都拋到了一邊。如今的烏克蘭當局開展了一場針對俄語的最殘酷的鬥爭,把俄語同&ldo;國&rdo;語對立起來。這些形形色色的力量,其目的都是一個‐‐把俄國作為烏克蘭的敵人,卻把西方作為它的朋友。
這些把語言問題用到&ldo;烏克蘭非俄羅斯化&rdo;上頭的活動家,同納粹著名思想家、東部佔領區總監羅森堡何其相似乃爾。後者在其肢解蘇聯的計劃書中,對激起與俄羅斯歷史、文化、語言相敵對的烏克蘭&ldo;民族自覺&rdo;賦予重大意義。為了這個目的,在他主持的佔領區政府的領導下,編寫了烏克蘭歷史教科書,允許烏克蘭人在學校用烏克蘭語上課。羅森堡甚至提議在基輔開辦一所大學,在烏克蘭全境建立一個高等技術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的大網路。而在說俄語的各州,城市只准許開辦七年制普教學校,而農村則是四年制小學。希特勒不同意在基輔辦大學。眾所周知,羅森堡以上絞架結束了他的一生……
談到狂妄的民族主義同語言問題的關係,會產生一個問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