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阿?皮亞特卡維丘斯同自己的戰友蘭德斯別爾基斯發生齟齬,開始公開講述自己在維爾紐斯一月事件中的&ldo;功績&rdo;時,1997年夏,布特卡維丘斯便立即因&ldo;蓄意詐騙&rdo;而遭到起訴,被判處5年半監禁。他明白了這種&ldo;暗示&rdo;,從此便不再開口。
在他之後,立陶宛還有一個十分了解內情的人,上面也提到過,就是立陶宛著名作家維?皮亞特卡維丘斯,也開口說了話。有意思的是此人現在也正在受審。蘭德斯別爾基斯對他提出了起訴,根據是作家在其轟動一時的《傻瓜船》一書中&ldo;侮辱&rdo;了當今極端民族分離主義領袖的老爺子。作家告訴讀者,老蘭德斯別爾基斯不僅同蓋世太保,而且還和內務人民委員部合作過。維?皮亞特卡維丘斯在 1994‐1998年曾領導過立陶宛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瞭解很多秘密,為維爾紐斯慘案提供了新鮮有趣的證據。我要再次引用他書裡的話。他寫道:
l月 13日之夜的遇難者應該歸罪於蘭德斯別爾基斯和布特卡維丘斯,因為是一個人出的點子,而另一個人下的命令,然後,幾十個邊防兵奉命換上便裝,進入了電視塔。從上往下對人群射擊的就是他們……我親眼見到當時子彈碰到腳下的柏油路反彈起來。
直到今天,這份證言也未能夠迫使立陶宛共和國的任何一位政治家根據作家公開說出的真相,去向司法部門詢問1991年1月維爾紐斯慘案中立陶宛人的死因。
立陶宛的上訴審判也過去了‐‐維持原判。對布羅卡維丘斯及其同志的迫害在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引發了抗議浪潮。俄羅斯國家杜馬各委員會、個別議員都多次向立陶宛領導人發出呼籲,要他們發發善心,釋放這些老人和病人。
事實上立陶宛又是如何做的呢?請看摘自2000年當地傳媒中的一段話:&ldo;&l;薩尤基斯&r;武裝力量前領導人、政治犯布特卡維丘斯正在立陶宛監獄中慢死去,就連他的政敵都堅持他無罪。&rdo;
根據種種跡象來看,由於庭審過程已經拖了5個月,在&ldo;維爾紐斯1月13日案&rdo;中被立陶宛法院判處有罪的巴爾塔什亞維丘斯,應該是第一位活不到立陶宛上訴法庭作出決定的人了。這段時間一直是法警抬著他出庭。
在法庭上要求對受審者施以人道,讓他死在家中,死在妻兒的看護下的申請乾脆未予理睬。眼下巴爾塔什亞維丘斯還在監獄醫院,實際上神智已經喪失。按照醫生及其親屬的話說;他已經毫無希望了。儘管巴爾塔什亞維丘斯已生命垂危,他還是沒有同意和&ldo;司法機關&rdo;簽協議,用認錯來換取赦免。&ldo;請轉告同志們,我走了,雖然力已衰竭,但意志並沒有垮。&rdo;他在最後一次出庭的前一天對妻子說。
俄羅斯社會公眾對布羅卡維丘斯及其同志遭受可恥審判並沒有冷眼旁觀,無論是在訴訟進行的過程中,還是在判決之後,許多國家和社會活動家都請求立陶宛共和國領導人客觀考量當時的局勢。從立陶宛當局的正式書面答覆中可以作出準確無誤的判斷‐‐他們無論如何也要讓這些人處於政治上隔離的狀態。
讓我引用蘭德斯別爾基斯先生對俄聯邦國家杜馬主席謝列茲尼奧夫的回答:
尊敬的主席先生!
今天,1998年7月 24 日,我收到了您寄給我的俄聯邦國家杜馬的呼籲書和6月 28日由您簽署的國家杜馬對此事件的決定。
我們理解杜馬對所有前蘇聯公民的關心,儘管並不適用於我國公民,因為立陶宛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在1991年已經透過決定,指出1940年用